单选题在天然气交接点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天然气的烃露点应比最低环境温度( )。 A.低5℃ B.低20℃ C.高15℃ D.高35℃
单选题在进行油库防火堤的设计时,需要满足( )。 A.卧式油罐防火堤实高不应低于0.35m B.防火堤内有效容量,对于固定顶油罐不应小于油罐组的总容量 C.防火堤应能承受所容纳油品的静压力 D.防火堤的人行踏步不应小于1处
单选题下列关于吸收法说法错误的是( )。 A.吸收法是指用适当的液体溶剂来处理气体混合物,使其中一个或几个组分溶解于溶剂中,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B.吸收法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组分在吸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从而将其中溶解度小的组分分离出来 C.在空分氮洗联合流程中,用液氮吸收一氧化碳,可得到所需的氢、氮比例一定的混合气 D.在小型制氧机中用碱液洗涤空气,以吸收其中的二氧化碳
单选题以下关于汽轮机运行安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骤冷”是指主蒸汽温度和再热蒸汽温度下降过快,这往往是锅炉满水等事故造成的 B.“超温”是指主蒸汽温度超过额定值 C.因季节性气候变化、凝汽器故障等也会引起汽轮机终参数变化 D.在运行中主蒸汽压力不应超过制造厂所提供的上限值,一般应不大于额定值的110%
单选题以下选项中,( )表示二氟二氯甲烷的化学式。 A.CF3Br B.C2HF5 C.CH2F2 D.CF2Cl2
单选题如果热力学过程不可逆,则系统的熵会(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增大或减小
单选题关于压力除氧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压力除氧器可分为高压、中压和低压三种 B.高压除氧器绝对压力在0.618MPa,对应温度为160℃ C.中压除氧器绝对压力在0.3~0.4MPa,对应温度为133~143℃ D.高压除氧器有利于避免除氧器的自身沸腾
单选题对于布置在多层或高层建筑内的燃用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燃料(如石油液化气等)的锅炉房通常应设置在( )。 A.地面一层 B.地下室 C.屋顶上 D.建筑物楼层中
单选题下列关于煤中矿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生矿物质,即原始成煤植物含有的矿物质,它参与成煤,与煤有机质紧密结合,很难除去 B.次生矿物质,在成煤过程中进入煤层的矿物质,有通过水力和风力搬运到泥炭沼泽中而沉淀的碎屑矿物质和从胶体溶液中沉淀出来的化学成因矿物 C.外来矿物质,采掘过程中混入煤中的底板、顶板和夹石层的矸石 D.以上三种矿物质都是煤的内在矿物质,很难用细选法脱除
单选题破碎设备的选型应满足一些要求,不包括( )。 A.最大进料粒度为600mm B.出料粒度小于400mm C.咬入角要大 D.破碎机齿辊直径一般不小于900mm
单选题为了防止脱火现象的发生,可以采取相应措施,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适当放大燃烧器的火孔直径或火孔间距 B.维持燃气供应压力稳定 C.调整一次空气系数 D.燃烧器上设置稳焰器,加强高温烟气的回流,提高火焰根部的温度
单选题在两级压缩制冷循环中,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适用于( )。 A.绝热指数大的制冷剂 B.绝热指数小的制冷剂 C.与绝热指数大小无关的制冷剂 D.不能确定
单选题以下选项中属于煤发热量的测量方法的是
____
。
单选题以下( )为煤的有机质的组成元素,它对研究煤的成因、类型,结构、性质和利用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A.氮、氢、氧、氯、硫 B.碳、氢、氧、氮、硫 C.碳、磷、氧、氯、氟 D.碳、氢、氧、氟、氮
单选题为防止回火现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 A.冷却燃烧器头部,以降低该处的火焰传播速度 B.燃烧器安装要正确,保证喷嘴和混合管的同心度 C.设计燃烧器时应根据最大热负荷正确选择可见火焰传播速度及火道入口直径 D.保证混合气体从燃烧器头部进入火道或燃烧室处的速度场分布均匀,可将头部制成扩散状
单选题锅炉和省煤器的安全阀的调整,当安装一个安全阀时应按安全阀定压规定中的低值定压,当锅炉上安装两个安全阀时应根据安全阀定压规定( )。 A.两个均按低值定压 B.两个均按高值定压 C.一个按低值定压,另一个按高值定压 D.两个均既可按低值定压也可按高值定压
单选题以下选项中,( )为两段炉煤气生产和净化工艺的特点。 A.下段气化段煤气出口温度低,有利于净化 B.下段煤气飞灰少,有利于焦油脱除 C.上段煤气飞灰少,有利于焦油脱除 D.上段干馏段煤气出口温度高
单选题( )应采用平焊法兰的方式。 A.在设计压力不大于1.6MPa、设计温度不大于200℃的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上 B.设计温度300℃及以下且PN≤2.5的管道 C.设计温度大于300℃或PN≥4.0的管道 D.设计温度大于2000℃或PN≥6.3的管道
单选题当螺杆压缩机容积排气量与用户实际用气量不平衡时可以选择多种手段,不包括
____
。
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最简单的空气分离系统是林德单塔系统 B.林德单塔系统只能获得纯氧产品 C.林德双塔系统解决了随污氮流失的氧气量较多的问题 D.林德双塔系统的上塔氮冷凝所需的冷量由下塔蒸发侧液氧的气化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