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2021年1月21日每日一练
问答题根据给定材料,概括城市交通拥堵严重的原因。 [要求] 概括准确、语言简练,不超过150字。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根据给定材料所述汤敏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先进思想,围绕“大事”与“小事”或者“平凡”与“伟大”这一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800—1000字的议论文。要求:(1)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2)论据应尽量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不要照抄给定材料,否则将扣分;(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50分)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背景材料] 2014年4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发布,对城镇化中的文化传承提出了明确要求,彰显地区特色、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将是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在城镇化建设中,有多种选择:是执著于高楼大厦平地起,还是注重城镇品质的塑造,以人的生活幸福为核心;是急剧征地、面积扩张,以新、大、亮为美,还是协调布局,讲究传承,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首要;是头脑发热、盲目攀比、领导拍板、为城镇化而城镇化,还是科学决策、依法办事,为城乡人民的文明进步而城镇化。今天,当大量城市新区沦为荒凉之所,甚至变为“死城”时,走什么样的城镇化道路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其实,在城镇化过程中,文化建设也是关键,因为,缺少文化的城镇化,同样可能沦落为精神上的“死城”。 参考背景材料的有关内容,围绕“城镇化与文化建设”,以“琴瑟和鸣”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一个副标题; 2.参考背景材料,但不拘泥于背景材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字。
进入题库练习
请你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根据资料对下述表述作出判断。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我国有不少地区在保护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果你是某市负责地方文化保护工作的人员,请认真阅读“给定资料3”,概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要求] 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给定资料6”中的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能触发人们许多思考和感悟,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内容充实,语言畅达; (4)总字数800~1000字。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日前,周杰伦受聘担任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艺术指导”。著名导演李安担任复旦的名誉教授,曾志伟、导演徐克担任该校的客座教授。 2006年12月,湖南卫视的年轻娱乐节目主持人李湘,被聘为四川师范大学影视学院播音主持系客座教授。 2005年1月,张铁林受聘担任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2004年12月,周星驰受聘担任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此外,还被聘为人大商学院的兼职教授。 1999~2005年,金庸受聘担任新浙江大学文学院首任院长。 材料二: 在某一领域成名成家以后,进大学教书育人的例子古今中外都有。近几年来,不但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商界名人纷纷接受大学聘请担任教授,更有不少影视明星“演而优则教”,也以“教授”的身份进入了大学校园。对于名人担任“教授”,过去一般都是某领域的名家,佼佼者,名实兼备,受聘当教授实属“当之无愧”。例如当年,蔡元培先生聘任教师不受派别、年龄、学历、资历、国籍等非学术性聘任标准束缚,始终坚持以学术造诣为主要标准。他不仅大胆起用了梁漱溟、胡适等年轻新秀,且力排众议聘用了清朝遗老辜鸿铭和因支持袁世凯而身败名裂的刘师培等,其中梁漱溟、刘半农等人,在当时仅为二十多岁,还都只是中学学历。但眼下,“娱乐明星” “富豪”都成了名人,若有学识才华或专业特长受聘当教授也无可厚非,否则就贬低了教授。 影视明星在艺术领域获得的成就不可否认,但这跟担任教授是两码事。更何况,有些教授职位授得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比如,周星驰的电影,跟商学院到底能有多大关系? 材料三: 在这场愈演愈烈的“名誉教授馈赠大赛”中,双方心照不宣——高校借名人的知名度和人气炒作,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增加媒体曝光率,而且还不用支付什么成本,甚至连工资都不用开,这对许多大学来说“何乐而不为”?而明星对此也是乐于接受,接受高校荣誉,可以抬高身价,又不用尽什么义务和责任。 材料四: 对于该现象,有人认为:大学生追星无可厚非,可是学校也跟着追星就让人有点无法理解。“他们可能在某一领域有比较高的成就和建树,但并不代表他们可以担任大学教授。学术有学术的权威和尊严,大学有独立的人格,应该得到尊重。如果盲目聘请名人担任教授,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和各取所需的交换。 也有不少人认为大学应该海纳百川,鼓励百花齐放,不拘一格用人才,不应该排斥名人的加入,而且名人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的信息和知识。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老师王小章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多元化社会,大学教育也不应该是闭门造车,而是应该开门办学,欢迎各个领域有才华的人。大学如果能够吸引到真正有才学的名人担任客座教授,不但可以借用他们的影响力宣传自己,也可以更好地利用更多社会资源。同时他强调大学在聘请名人教授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和价值取向,大学的价值体系在于教书育人,独立的精神和高贵的自尊始终是高校与名人的追崇,也是最值得大众尊重的根本。对于既有名又有才的人,当然应该欢迎,但如果仅仅看中某位名人的名气就贸然邀请,那是大学本身的堕落,是不符合大学办学原则的,是对神圣的大学教育的亵渎。但同时他又强调不是所有名人都可以成为大学教授的。 请你阅读上述材料,对于“名人”进大学担任教授这一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所给的材料并不是结构严谨的有机整体,更不是一篇文章。这些材料只是给你提供一些视角,便于你深入到相关领域的思考中。另外,答题时请不要大段摘抄材料,这样做可能会影响你的成绩。
进入题库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