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计资格2021年1月21日每日一练
问答题长城股份有限公司为一家大型机械设备制造公司,2010年公司与企业并购有关的事项如下: (1)长城公司为了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急需一大笔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因此,公司希望通过资本市场来解决资金瓶颈问题。由于IPO的难度较大,公司打算通过收购上市公司来获得融资平台。X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企业,其研发技术在业内得到高度评价,公司虽已上市,但由于规模不大,股票总市值并不高。在获得X公司董事会通过后,双方打算通过换股的方式实现合并。2010年1月8日,X公司将通过发行2亿股股票来收购长城公司100%的股权,长城公司则通过自身股票置换,置换后拥有X公司40%的股权。 由于合并后X公司其他投资者股权相对分散,长城公司在新公司董事会拥有的董事席位达到了董事会总人数的半数以上。 (2)长城公司2010年4月1日以发行股票的方式支付7000万元对价购买了Y公司85%有表决权股份。根据市场预期,Y公司将会为长城公司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了更好地利用Y公司的渠道优势,同年8月2日,长城公司又以2000万元现金继续购入了Y公司剩余15%的股权。Y公司2010年4月1日的资产负债表显示净资产为600万美元,其中经评估固定资产项目公允价值较账面价值高出200万美元;8月2日的Y公司资产负债表账面价值增加了50万元。4月1日的美元兑换人民币元比率为1:7;8月2日美元兑换人民币元比率为1:6.9。 (3)为了引入先进的技术,2010年4月30日,长城公司以1.2亿元取得W公司25%有表决权股份,成为W公司战略合作伙伴,此时W公司的公允价值为4亿元。半年后,长城公司果断以价值为2.4亿元的土地再次购入了W公司35%有表决权股份,此时W公司公允价值为5亿元。经过判断,W公司与长城公司都属于民生集团控制下的企业。 (4)长城公司2010年5月9日以50万元的价格获得了Z公司100%的股权,长城公司获得了Z公司的控制权。在获得控制权后,长城公司注销了Z公司的法人资格。已知Z公司资产项目公允价值:现金500万元;应收账款300万元;存货500万元;固定资产1000万元。负债项目公允价值:短期借款200万元;应付账款2000万元;长期借款2000万元。 (5)长城公司为了进入西北市场,2010年9月30日以现金5000万元、发行股票价值6000万元购买了西北地区A公司60%有表决权股份。A公司为2010年2月新成立的公司,截至2010年9月30日,该公司持有货币资金9500万元,实收资本8000万元,资本公积600万元。 (6)长城公司11月5日通过资产置换的方式获得了B公司55%的股权,并获得了超过半数以上的董事会席位。长城公司支付的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为4000万元,B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为7000万元。B公司原有投资者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提出B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事项必须经原有股东指派的至少1名董事同意方可实施,长城公司同意了这项安排。 要求:
问答题甲科研所是一家从事地质灾害预防研究的中央级事业单位(以下称甲单位),所属预算单位包括一家研究院。除财政拨款收入外,甲单位存在培训、咨询服务等其他收入。甲单位有关预算编制、政府收入分类、会计处理以及绩效评价的情况如下: (1)甲单位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通过“二下二上”程序确定的预算收入为5000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4500万元,其他收入500万元。 (2)本年度甲单位在职职工工资预算600万元,按照支出经济分类,列入了“工资福利支出”类;按支出功能分类,列入了“公共安全”类。 (3)本年度甲单位管理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经费预算50万元,预算草案中,按政府支出功能分类,列入“文化体育与传媒”类;按政府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其他资本性支出”类。 (4)本年度甲单位本级退休费预算550万元(该单位未实行离退休经费归口管理),预算草案中,按政府支出功能分类,列入“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按政府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类。 (5)本年度甲单位所属研究院改建图书资料室,由财政部门安排该项目预算150万元,预算草案中,按政府支出功能分类,列入“科学技术”类;按政府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基本建设支出”类。 (6)本年度甲单位所属研究院通过财政部门安排的项目支出购置一台300万元的大型科研设备,按照支出经济分类,列入了“基本建设支出”类,按照支出功能分类,列入了“科学技术”类。 (7)甲单位年终将基本支出当年未使用的财政拨款转入了事业结余,并计提了职工福利基金10万元。 (8)年终,甲单位根据单位预算申报的相关材料、依法批复的单位预算,采取公众评判法,通过对绩效目标与实施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已经实现了绩效目标,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要求: 请分析、判断甲单位上述业务事项的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指出正确的处理。
问答题A公司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该公司近年来为扩大经营范围,对外投资较多。2003年,A公司有关情况如下:
1.A公司拥有B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60%。B公司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A公司委派5名,其余4名由其他股东分别委派。B公司章程规定,该公司财务及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应由董事会5人以上(含5人)同意,方可实施。
B公司与其他企业合资成立了D公司,B公司出资占D公司注册资本的52%。鉴于B公司具有的管理和技术优势,合资各方与B公司签订协议,委托B公司行使对D公司的决策权和管理权,因此,D公司的生产经营由B公司负责,其他合资方不参与D公司的生产经营,仅按出资比例分享利润。
2.A公司以其享有专利的产品生产技术向C公司投资,其出资占C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5%,该专利技术对C公司的生产经营具有重要作用,如没有该项专利技术,C公司生产的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将受到影响。
3.A公司持有E公司发行在外的100万股有表决权股份,持股比例为8%。A公司对该项投资意在短期持有以获得收益,无意于参加E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在E公司董事会等类似机构中没有派出任何代表。
4.A公司与F公司共同出资兴建了C公司,A公司拥有C公司注册资本的90%,F公司拥有C公司注册资本的10%。C公司的董事会决定公司财务及所有重大生产经营决策, G公司董事会成员全部由A公司派出。
除以上提供的资料外,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要求: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分别分析判断A、B、C、D、E、F、G公司之间哪些存在关联方关系,并简要说明理由。
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八
甲公司为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主要从事电网调度、变电站、工业控制等自动化产品的研究、生产与销售
案例分析题佳丽公司是我国一家大型服装生产公司,公司大部分的产品都进行出口销售
问答题GP企业集团是主要从事工程勘察施工的国有企业,下属二级企业23个,现有职工1万多人,GP企业集团对下属各企业管理实行经营者负责制,对其进行经营业绩考核,并制定了GP企业集团经营业绩考核办法(以下简称考核办法)。
考核办法主要从经营收入、利润总额和资本保值增值率三方面进行,指标考核基数为单位上年度实际完成数,其中未完成上年指标数的单位,本年指标不作调整,仍沿用上年指标数。每年年初根据上年度经营状况制定和下达下一年度考核指标额度,年终根据各企业上报的财务报表数据与指标额度对比,计算出实际完成率,责任伤亡控制目标作为修正指标。
经营者收入由基本收入和效绩收入构成。基本收入,等于考核年度企业职工人均年收入的2倍再乘以企业规模系数,且基本收入不得超过全集团职工人均年收入的2倍。GP企业集团的薪酬主要采用年薪制等,虚拟股票、股票期权等长效的激励机制还未实行。
要求:
问答题甲单位是一家中央级事业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2×13年初,为了做好2×12年度决算编报和资产管理工作,甲单位成立检查组对本单位2×12年度的几项资产采购业务(均达到政府采购限额标准以上,并列入当年经批复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并对以下事项提出异议: (1)甲单位购买了一批专用仪器设备(不属于集中采购目录范围)。该种仪器设备本地供应商有一家,国内另外2家供应商(在偏远省份)。出于节约运输费用考虑直接联系本地供应商采购的该批设备。 (2)甲单位购置了公务车1辆(属于集中采购目录范围),按照经批准的预算标准,同等价格档次的进口车较国产车在性能上更优,委托集中采购机构购买了进口车。 (3)甲单位按照批准的预算,购买一批专用仪器(超出政府采购限额标准,但不属于集中采购目录范围)。该仪器规格、标准比较统一,市场上货源充足且价格变化幅度不大。甲单位采用询价方式购买,并任命办事员小薛为询价小组组长,具体负责该批仪器的采购事宜。小薛的父亲是当地一家从事该类仪器生产与销售特大型公司的总经理。 (4)2×12年1月4日,甲单位收到代理银行开具的《财政授权支付额度恢复到账通知书》,将上年年末注销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0万元予以恢复。甲单位将恢复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0万元确认为2×12年的财政补助收入。 (5)2×12年3月1日,甲单位经主管部门审核,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与A企业签订采购合同。根据合同规定,甲单位向A企业采购价值为600万元的大型设备。甲单位在签订合同后,即向财政部门提交“财政直接支付申请书”,申请向A企业支付货款。当日收到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和发票。甲单位会计处理为,增加事业支出600万元,同时减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600万元,同时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600万元。 (6)2×12年12月31日,甲单位与代理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当年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数800万元,当年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790万元;当年财政授权支付预算指标数80万元,当年财政授权支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下达数为76万元。甲单位未对当年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的指标结余数进行处理。 (7)甲单位当年实际取得的事业收入较批准的事业收入预算数超出50万元。甲单位考虑当年物价上涨幅度较大等因素,在年末从该项超收收入中支出40万元以补贴形式一次性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 (8)按照财政部门大检办要求,甲单位进行了资产清查,发现一台仪器设备发生严重毁损。经技术部门认定,该设备既无使用价值又无价值,财务部门据此进行了设备核销账务处理。 (9)甲单位将项目的财政拨款结余100万元转入“事业结余”科目。 (10)2×12年12月2日,甲单位准备以自有资金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租入成套设备一套,价值1000万元。甲单位将融资租赁事项报主管部门审批,主管部门批准了该事项,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甲单位收到主管部门的批复后,于12月20日与租赁公司签订了租赁合同。合同规定:甲单位从当年开始,每年12月20日向租赁公司支付租余200万元,5年付清,期满后,该成套设备的产权归属甲单位。甲单位于合同签订当日以银行存款支付了首笔租金200万元,会计处理为:增加固定资产1000万元,增加固定基金800万元,减少银行存款200万元。 要求: 假定你是甲单位审计组组长,请根据相关规定,指出上述事项中的不当之处,并给出正确的做法。
问答题某市办医院系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尚未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收支两条线制度。有关情况如下:
(1)2006年,为了解决医院病房紧张的问题,经有关部门批准,医院决定在新划拨的土地上建设一座新型智能病房楼。工程总预算为5000万元,其中政府有关部门拨付专项建设资金2 000万元,其余资金由医院自筹。2006年1月,经招投标后,此新型病房楼工程开工建设。
2006年2月,已改制为独立核算的医院下属的医药研究院因研究一种治疗癌症的新型药物而出现资金紧张,遂向医院求助。医院财务处处长李某和医药研究院院长交情甚好,为了帮助朋友,李某说服医院院长王某支持此新型药物的研究,并提议从政府拨付的病房楼专项建设资金中暂支200万给研究院。医院领导经过研究后,决定同意李某的提议,借款200万给研究院,期限为5个月,约定期满时研究院要归还资金。
研究院的药物开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研究院在2006年7月,按期向医院偿还了200万的借款,为了答谢医院的及时帮助,并额外支付了资金使用费15万,由李某转交给医院。但财务处处长李某和院长王某各自从中取得5万元,剩下5万交于医院财务处。
(2)2006年9月,财务处会计孙某向政府纪检部门举报了财务处处长李某和院长王某的贪污受贿问题。王某得知后,非常生气,以不服从上级安排、会计工作不利等为由对孙某做出了开除处分。纪检部门收到举报后派出人员检查,发现了财务处处长李某和院长王某的贪污受贿行为。卫生部门随即对该医院院长王某和财务处处长李某做出免职的处罚,并移交司法部门审理,同时任命陈某为新院长。
陈某上任之初,拟对医院人事进行调整。在院长办公会上,陈某提出三项建议:一是建议聘任主治医生张某为总会计师,张某虽不懂会计,但工作认真,具有高级医师资格,在加强内部管理中能发挥技术优势;二是所里财务会计工作由副所长田某全权负责,所有财务收支和对外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最终由田副所长审批、签署;三是财会部原会计孙某因举报前院长的贪污受贿问题受到开除处分,孙某遭受打击报复问题属实,建议撤销对孙某的处分,恢复其名誉,安置到药房当收银员。经研究,会议通过了院长陈某的建议。
(3)2007年1月,为了增加医院的收入,提高医院员工的膳食标准,财务处新处长肖某提出将医院食堂对外承包经营的建议。院长办公会批准了该建议。财务处处长肖某与A公司商谈食堂承包经营事项,双方签订了食堂承包经营合同。合同约定:租赁期自2007年2月1日起至2009年1月31日止;月租金20万元。2007年医院收到食堂承包收入共计220万元,未纳入医院统一财务核算。
2007年12月,院长陈某与副所长田某、总会计师张某、财务处处长肖某等商议年终奖金来源问题。院长陈某提出,将食堂承包收入用于发放奖金。财务处处长肖某认为,食堂承包收入可能涉及交税问题。院长陈某则认为,医院属于事业单位,不用交任何税款。副所长田某、总会计师张某均没有提出异议。财务处处长肖某根据所领导的意见,制订了奖金分配方案,将食堂承包收入220万元全部作为年终奖金发给全体员工。
(4)2007年8月,新型智能病房楼工程即将竣工,医院院长办公会决定:采购一批与病房配套的医用病床、护理床、监护仪器等设备,因采购量大,本年度购买设备的财政专项拨款资金不足,不足部分从本月尚未上缴财政的事业性收费收入中垫支;为保证设备质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费用,责成后勤部门直接从厂家购买。会后,后勤部门迅速办妥各种设备购买、装配事宜。
要求:
1.根据会计、预算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分析、判断并指出该医院上述(1)、(2)情形中的不合法之处,分别简要说明理由。
2.根据会计、税收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分析、判断并指出该医院上述(3)情形中的不合法之处,分别简要说明理由。
3.根据预算、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分析、判断并指出该医院上述(4)情形中的不合法之处,分别简要说明理由。
问答题东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公司)是一家乳品加工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2011年所得税税率为25%。东方公司2011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事项: (1)东方公司按照公司发展战略规划,为进一步完善公司的产业链,全面提升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于2011年7月与乙公司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东方公司向乙公司定向发行5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市价每股7元,受让乙公司持有的丁公司60%的股权。 该股权转让协议于2011年9月经双方临时股东大会表决通过,股权过户以及股权转让的相关事宜已于9月1日全部办理完毕。本次并购事项前,东方公司与乙公司同隶属于华翔企业集团公司,是华翔企业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2)2011年9月1日,丁公司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0亿元,负债的账面价值为6亿元,专业资产评估机构以2011年9月1日为评估基准日,对丁公司进行评估,所确定的资产价值为11亿元,负债价值为6亿元。为此,东方公司支付评估费40万元,支付券商承销费用500万元。 要求:
问答题甲公司系2001年12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彩色电视机的生产和销售。XYZ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该公司2004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在审计过程中,该事务所对以下交易或事项及其处理提出了异议:
(1)甲公司对应收账款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为应对以后年度经营不佳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在编制2004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时,该公司决定对2004年不同账龄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作出如下调整:2~3年账龄的,计提比例提高至50%;3年以上账龄的,计提比例提高至100%;其他账龄的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不变。
2004年以前,该公司根据历年应收账款实际发生坏账损失和客户信用等级变动情况确定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1年以内账龄的,计提比例5%;1~2年账龄的,计提比例10%;2~3年账龄的,计提比例30%;3年以上账龄的,计提比例50%。
该公司多年来生产的彩色电视机主要销售给固定客户。2004年,该公司的这些客户及其财务状况和信用等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整个彩电市场行情平稳。
(2)甲公司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4年12月31日,该公司库存产成品中包括400台M型号和200台N型号的液晶彩色电视机。
M型号液晶彩色电视机是根据甲公司2004年11月与乙公司签订的销售合同生产的,合同价格为每台1.8万元;甲公司生产M型号液晶彩色电视机的单位成本为1.5万元,销售每台M型号液晶彩色电视机预计发生的相关税费为0.1万元。N型号液晶彩色电视机是甲公司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组织生产的,没有签订销售合同,单位成本为1.5万元,市场价格预计为每台1.4万元,销售每台N型号液晶彩色电视机预计发生的相关税费为0.1万元。
甲公司认为,M型号液晶彩色电视机的合同价格不能代表其市场价格,应当采用N型号液晶彩色电视机的市场价格作为计算M型号电视机可变现净值的依据。为此,甲公司对M型号液晶彩色电视机确认了80万元的跌价损失并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按520万元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对N型号液晶彩色电视机确认了40万元的跌价损失并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按260万元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此前,甲公司对M型号和N型号液晶彩色电视机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3)甲公司一条R型号平面直角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在2004年12月,31日发生了永久性损害,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该公司按其账面价值100万元全额计提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至该公司2004年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该固定资产永久性损害未经税务部门确认。
甲公司认为,固定资产发生永久性损害这一事实在会计期末已经存在,因此,按其账面价值全额确认了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并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要求:
1.分析、判断事项(1)中,甲公司2004年提高2~3年账龄和3年以上账龄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的做法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2.分析、判断事项(2)中,甲公司对M型号液晶彩色电视机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确认的存货跌价损失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3.分析、判断事项(2)中,甲公司对N型号液晶彩色电视机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确认的存货跌价损失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4.分析、计算事项(2)中,M型号和N型号液晶彩色电视机列示在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中的正确金额。
5.分析、判断事项(3)中,甲公司确认固定资产永久性损害、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确认的固定资产永久性损害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