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胡跪"是伴随着佛教而传入中土的古印度礼仪形式,在文献中有"(足胡)跪""互跪""(足互)跪"等不同形体。"互跪"隋唐以来普遍使用,于是,多有佛教高僧以"互跪"为切入点而释"胡跪"之词义者,其结论中常有"双膝交互而跪"之语,今人以此为依据,误解了"互跪"之"互"和"交互"的意义,以"胡跪"为右膝着地,竖左膝危坐,倦则两膝交互,即两膝姿势互换而跪。此释义违背了语言和文化的实际。古印度是一个以右为上的社会,顺右,视"左"为"逆";"互"有交错一义,"互跪"之"互"突显的是双膝交错、三处翘耸的姿态特征。佛典中"胡跪"之意义为:竖左膝、右膝着地,双膝交错而跪的跪拜礼。"胡"标记其来源,在流传过程中,常人则多视"胡跪"为胡地之跪礼,从而词义域扩大为称所有伴随佛教而来的跪拜礼仪。广义的"胡跪"也可以作"互跪","互"有并、共同之义。今人的误解,致狭义"胡跪"之意义模糊不清;古常人之俗解,令词义范围扩大,从而词义有广狭之别、特指泛指之异。
作者
冯雪冬
黄晓宁
Feng Xuedong;Huang Xiaoning
出处
《南开语言学刊》
2019年第1期55-60,共6页
Nankai Linguistics
基金
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宋代笔记词汇研究”(项目编号:L15EYY002)项目资金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