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由鲁迅《野草》对李贺诗歌的接受看“象征主义”诗歌风格的生成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引言广义的“象征主义”文学,乃是以具体形象来表现作者的纯粹理念或抽象概念,且多通过隐喻、联想、意象曲折地表现复杂的人性和幽微的心理感受。由此范畴来看,鲁迅的《野草》和李贺幽怖奇谲风格的诗作皆可归为象征主义文学作品。李贺诗歌虽无“象征主义”之名,但有“象征主义”文学的各种艺术表征。《野草》写于1924年9月到1926年4月(多数篇目写于1924年和1925年),是鲁迅作品中风格独特的一本散文诗集,除《我的失恋》之外。
作者
钟婷婷
机构地区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上海鲁迅研究》
2021年第3期81-95,共15页
关键词
李贺诗歌
《野草》
诗歌风格
散文诗集
《我的失恋》
鲁迅作品
象征主义
具体形象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I210.97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江弱水.
论《野草》的视觉艺术及其渊源[J]
.浙江学刊,2002(6):93-100.
被引量:9
2
韩大强.
论鲁迅对唐代“诗家三李”的接受[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9,39(6):50-54.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两地书·四》[A]..《鲁迅全集》第11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0—21页.
2
李欧梵 尹慧珉译.《铁屋中的呐喊》[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4页.
3
徐梵澄.《星花旧影》.《鲁迅研究资料(11)》.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69页.
4
周作人《鲁迅的故家》,止庵编《关于鲁迅》第73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
参见《〈蕗谷虹儿画选〉小引》,《鲁迅全集》第7卷,第325页。
6
1934年4月3日致魏猛克信,《鲁迅全集》第12卷,第272页。
7
《〈近代木刻选集〉(2)小引》,《鲁迅全集》第7卷,第333页。
8
1930年2月21日鲁迅在艺术大学的演讲,引自王观泉:《鲁迅美术系年》第46页。
9
梁启超:《师曾先生追悼会上演说》,引自张少侠、李小山著:《中国现代绘画史》,江苏美术出版社,1986年,第20页。
10
见王伯敏主编:《中国美术通史》第7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18页。
共引文献
8
1
胡荣春.
鲁迅重视美术的启示与当代意义[J]
.大家,2011(11):32-33.
2
崔云伟.
新时期“鲁迅与美术”研究述评[J]
.东岳论丛,2004,25(5):113-118.
被引量:3
3
田建民,贺莹.
西方话语参照下的思想意蕴研究与美学研究--新世纪《野草》研究综论[J]
.鲁迅研究月刊,2008(6):24-32.
4
张素丽.
“美术视野中的鲁迅”研究述评——以鲁迅对中国传统美术的接受为主[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32(1):51-56.
5
赵学勇.
新世纪以来《野草》比较研究的三种倾向[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9):115-123.
6
刘怀远,张梦圆.
梦境与色彩的双重奏鸣曲——从视觉心理重读鲁迅《野草》[J]
.今古文创,2023(2):7-9.
7
雷世文.
《野草》中的骈赋文体修辞[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1):100-110.
8
景兴燕,袁盛勇.
为悲苦者刻魂——论鲁迅小说中的木刻投影[J]
.汉语言文学研究,2023,14(1):15-2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7
1
崔绍怀,崔语桐.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鲁迅《野草·希望》重读[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2,43(3):58-66.
被引量:1
2
熊凌潇.
理想生命形式的探寻——论鲁迅《野草·颓败线的颤动》[J]
.上海鲁迅研究,2021(4):71-82.
被引量:1
3
李玉明.
从自我否定中走向新生──论鲁迅《野草》的死亡意识[J]
.山东社会科学,1996(2):64-68.
被引量:4
4
李玉明.
关于鲁迅《野草》的几个意象的解析(二)[J]
.齐鲁学刊,2005(2):84-88.
被引量:5
5
孙玉石,王光明.
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和象征艺术[J]
.鲁迅研究月刊,2005(6):46-61.
被引量:16
6
孙歌.
绝望与希望之外:鲁迅散文诗集《野草》析论[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9(1):47-61.
被引量:11
7
宋夜雨.
“后五四”的鲁迅与《野草》的写作缘起[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1(7):113-150.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孙芷晴.
论鲁迅叙事的“偏义”风格——以《野草》为例[J]
.文化学刊,2023(1):96-99.
1
唐菲.
论鲁迅的新诗[J]
.汉字文化,2021(12):83-85.
2
张翼.
功能对等视角下三字俗语的翻译策略评价——以鲁迅《野草》为例[J]
.海外英语,2022(9):69-70.
3
程霖.
地方民歌的艺术表征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研究[J]
.文化学刊,2022(3):14-17.
被引量:4
4
邱焕星.
鲁迅与徐志摩:新知识阶级的后五四分裂[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1(10):144-167.
被引量:1
5
柴彬,许晋.
近代早期英国瘟疫史上的屠犬现象新探[J]
.外国问题研究,2022(1):83-90.
6
马莹莹.
“潜在文学梦”与现实的魅影——论鲁迅《野草》整体世界[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2):74-79.
7
张小云.
论李贺诗中月亮别称的审美内蕴[J]
.喜剧世界(中旬刊),2022(1):50-51.
8
杨佳嘉.
再读野草 ——品悟“思”与“诗”[J]
.花溪,2022(20):0141-0143.
9
李佳艺.
论杜牧对李贺诗歌新变的批判[J]
.运城学院学报,2022,40(1):46-50.
10
郝家玉.
从《希望》之“说”到《过客》之“做”[J]
.美化生活,2022(12):125-127.
上海鲁迅研究
202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