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早期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急诊PCI术后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后心力衰竭的患者早期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观察相应指标变化,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力衰竭的改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选择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力衰竭患者,其中心功能II-IV级,左心室射血分数≤40%,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心力衰竭的常规药物治疗+依那普利,实验组给予心力衰竭的常规药物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并随访6个月,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分别测定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心腔大小、心肌灌注异常的范围及程度,同时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蛋白表达的水平, 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急诊PCI术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 分析显示早期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显著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肌缺血范围及提高心脏射血分数,缩小心腔;同时下调炎性因子MMP-9 、sCD40L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PCI后心力衰竭患者,尽早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明显改善心肌缺血范围,从而提高射血分数,缩小心腔,其作用机制与下调炎性因子sCD40L、MMP-9的表达相关。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057-0060,共4页
基金 河北省卫健委项目《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衰的影响》,编号20200426。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编号20211600。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