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微循环参数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中的应用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随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的发病率持续上升,为了更为全面地了解其病理生理机制并制定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本研究目的在于深入探讨与PAD关联的微循环参数,具体包括踝/肱指数(ABI)、趾/肱指数(TBI)、经皮氧分压(TcpO2)以及温控血流,并进一步评估这些参数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过去两年内在我院确诊为PAD的100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详细记录了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合并疾病及相关微循环参数。这些数据通过先进的统计学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挖掘其与PAD发病和进展的关系。结果 分析结果揭示,中老年(特别是50-75岁)是PAD的高风险人群。长时间的病症历程、存在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并发疾病与PAD的严重性紧密相关。在微循环参数方面,ABI和TBI在PAD患者中普遍偏低,成为PAD的重要诊断标准;TcpO2的降低直接反映了组织的缺氧状况,而温控血流的减少则进一步证实了微循环功能障碍的存在。结论 本研究明确了微循环参数对于PAD的诊断、评估和治疗的关键角色。随着这些参数的综合应用,我们不仅能够更准确地评估PAD的病情,还能够为患者制定更为个体化、精细化的治疗方案。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28-0031,共4页
基金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院级课题,微循环参数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中的应用(编号2019-TD-00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