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化工原理及实验》网络课程建设
被引量:
5
Network Course Construction on Principl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Experi ment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网络教学方式将是未来远程教育的主流,开展网络教学是《化工原理及试验》课程教学由单一模式向多种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课程内容、技术方法与技术路线、教学设计、教学特色及创新点等方面,对《化工原理及试验》网络课程的建设进行了论述。
作者
贾绍义
李士雨
张金利
吴松海
齐向娟
机构地区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出处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05年第S1期45-48,共4页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项目(144100018)
关键词
化工原理
化工基础试验
网络
课程建设
分类号
TQ [化学工程]
TQ02 [化学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1
谢舒潇 ,叶长茂 .
浅谈网络课程的页面设计[J]
.高等理科教育,2004(1):101-104.
被引量:17
2
汪湘.
网络远程教育的现状分析[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5(1):22-24.
被引量:8
3
迟晓君.
对我国远程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
.山东电子,2002(4):10-11.
被引量:8
4
蒋华林.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现状与问题[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14-16.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孙柏祥,陈岩.
浅谈远距离教育的发展趋势[J]
.现代远距离教育,1999(1):27-28.
被引量:1
2
谢幼如.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5..
3
[1]刘继安.现代远程教育[EB/OL].http://www.edu.cn/special/showarticle.php? id=4406.
4
刘序明,杨小勤.
远程教育技术系统的分析与比较[J]
.中国电化教育,1999(4):49-51.
被引量:15
5
刘序明,杨小勤.
现代远程教育的几个要素[J]
.中国电化教育,1999(5):52-54.
被引量:42
6
吴红骏,赵洁.
运用认知学习理论 改进远程开放教育的教与学[J]
.电化教育研究,2000,21(8):25-28.
被引量:17
7
任为民.
关于发展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和教学资源建设的几点看法[J]
.中国远程教育,2000(5):16-18.
被引量:44
8
苏春景.
关于Internet对教育负面影响的思考[J]
.电化教育研究,2000,21(3):40-41.
被引量:54
9
韦钰.
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我国现代远程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2000(12):9-13.
被引量:10
10
焦建利.
缔造中国的ERIC——谈我国远程教育资源建设问题[J]
.中国远程教育,2000(11):11-13.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
40
1
李寿财,马秀峰.
国家精品课程网站色彩调查与分析[J]
.电化教育研究,2009,30(3):83-86.
被引量:16
2
刘际洲,梁晶.
环境监测理论与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4):115-116.
被引量:1
3
赵国文.
基于MST的航海远程教育[J]
.航海技术,2005(2):70-72.
4
刘小雪.
浅析网络课程中网页的艺术设计[J]
.中国电化教育,2005(7):78-81.
被引量:5
5
叶燕,李继国.
试析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现代远程教育体系[J]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18(3):67-69.
被引量:1
6
熊鹰.
《信息检索与利用》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现[J]
.图书馆论坛,2006,26(2):23-25.
被引量:8
7
李琦,薛科社,宋进喜.
网络模式下的环境监测教学[J]
.高等理科教育,2006(2):68-71.
被引量:2
8
张海波,王成涛.
关于我国网络高等教育现状与前景的研究[J]
.高等理科教育,2006(3):50-53.
被引量:10
9
黄文均.
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当代教育科学,2006(14):35-37.
被引量:18
10
周晓光,滕洪辉.
环境监测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4):31-3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9
1
余国琮,李士雨,张凤宝,徐佩若,张泽廷,匡国柱,黄少烈,姚善泾,梁斌,赵洪,余宝乐,王保国,乐清华,陈砺,陈纪忠.
化工类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化工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改革的研究与实施”项目成果简介[J]
.化工高等教育,2006,23(1):8-11.
被引量:117
2
赖万东,钟理.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开发与实践[J]
.高教论坛,2006(2):49-50.
被引量:17
3
曲宏毅,韩锡斌,张明,武祥村.
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进展[J]
.中国远程教育,2006(05S):55-59.
被引量:118
4
钟理.
化工原理课程建设与改革[J]
.化工高等教育,2006,23(3):23-25.
被引量:33
5
刘军.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4):41-43.
被引量:15
6
高枫,孙怀宇,王祝敏,王国胜.
启发式教学法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的探索[J]
.化工高等教育,2007,24(1):56-58.
被引量:32
7
赖万东,钟理.
高校化工原理网络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
.广东化工,2007,34(4):86-87.
被引量:4
8
黄荣怀.中国大学教学方法改革[DB/OL].http://.ksei.bnu.edu.cn:82/old/cscl/ppt/daxuejiaoxuefansfa.ppL.
9
王志魁.化工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0
何克抗.2011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DB/OL].http://Hdown.qiexing~com/download?did=606.
引证文献
5
1
高亚辉,万珊,张拦.
化工原理及实验网络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广州化工,2011,39(14):174-176.
被引量:2
2
李敏,陈火平,陈喜蓉,李立清,肖隆文.
网站式教学平台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2,33(4):88-91.
被引量:5
3
李强,施云芬,张延林.
化工原理实验网络课程的构建及其特点分析[J]
.广东化工,2014,41(1):172-172.
4
张莉梅,秦莉晓,谭芸妃,董立春.
化工原理及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20(29):373-375.
被引量:8
5
谢宝庚,陈民,刘小兵,韩润林.
对化工原理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和初步尝试[J]
.广州化工,2020,48(21):173-17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郭芳,赵清华,白薇扬,谭怀琴,李军,徐云兰.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实验视频强化化工原理实践教学[J]
.化工时刊,2013,27(1):40-43.
被引量:6
2
王宇.
浅析对比式教学法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J]
.广东化工,2013,40(13):258-259.
被引量:6
3
李强,施云芬,张延林.
化工原理及实验网络课程建设特点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2013,10(26):187-188.
被引量:1
4
李强,施云芬,张延林.
化工原理实验网络课程的构建及其特点分析[J]
.广东化工,2014,41(1):172-172.
5
朱丽华,李敏,余长林,陈火平,杨凯.
催化专业综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索[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7,38(6):70-73.
被引量:4
6
李飞,隋新,谢莹,王莹.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践[J]
.科技资讯,2017,15(36):156-157.
被引量:2
7
彭军霞.
关于提高化工原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探索[J]
.化工管理,2020(32):22-24.
被引量:6
8
刘丹,李以名.
基于微视频的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广州化工,2020,48(24):225-227.
9
王红军,高爱萍,李铁岩.
学科竞赛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与学的作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21(19):38-41.
被引量:3
10
姚振华,胥桂萍,周富荣,陈婷,胡茂从.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
.山东化工,2021,50(10):200-201.
被引量:3
1
陈旭,高红,苏艳霞.
《化工机械基础》网络课程[J]
.化学工业与工程,2005,22(S1):20-21.
被引量:1
2
周彩荣,蒋登高.
郑州大学化工热力学的改革尝试[J]
.化工高等教育,2006,23(4):42-44.
被引量:4
3
沈文中.
陶瓷书法装饰艺术的审美特征[J]
.中国陶瓷,2007,43(4):54-54.
被引量:4
4
耿俊.
混合学习模式在远程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实施探索[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5,0(11):193-193.
被引量:1
5
林永权.
适用于预拌混凝土的粉煤灰水泥的研制[J]
.水泥,2005(1):1-5.
6
夏淑倩,马沛生,陈明鸣,常贺英.
化工热力学课程改革[J]
.化工高等教育,2006,23(4):38-41.
被引量:21
7
晓华.
ICIS化工周刊 印度欲按中国模式发展石化产业[J]
.中国石油石化,2012(24):11-11.
8
窦艳容.
加快发展泸州精细化工产业的建议[J]
.四川化工,2013,16(5):49-52.
9
富启.
金石泥陶艺制作的工艺探索[J]
.中国陶瓷,2009,45(6):66-67.
10
洪璋传.
论非乙烯方向炼化模式及其经济效益[J]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2008,24(4):6-8.
化学工业与工程
2005年 第S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