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92-194,共3页
Finance & Economics
共引文献49
-
1石忆邵,王青云.新时期中国功能区划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28(2):52-57. 被引量:3
-
2张学中,何汉霞.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化发展再审视[J].甘肃社会科学,2012(6):220-223. 被引量:1
-
3丁龙召,梁亦凡.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我区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4):58-61.
-
4吉登云.对科学发展观的粗浅理解[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6(8):10-11.
-
5杨建平.科学发展观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8(4):13-17. 被引量:4
-
6丁威,曹雪峰.试论科学发展观[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3(4):104-105.
-
7朱宗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实事求是,2004(5):27-30.
-
8赵保佑.制度创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J].中州学刊,2004(6):28-32. 被引量:5
-
9李鸿.以人为本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6(6):22-25.
-
10邹东升.试论公共服务改革的目标定位[J].理论探索,2005(2):99-101.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7
-
1方先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J].国土资源导刊,2004,1(1):6-10. 被引量:2
-
2马发生.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对策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10(4):47-49. 被引量:3
-
3苗务生,张怀菊.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原崛起[J].决策探索,2004(9):13-14. 被引量:1
-
4燕胜三.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县域大发展[J].发展,2005(1):68-69. 被引量:2
-
5朱灿明,刘章烈.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论邓小平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26(1):102-105. 被引量:2
-
6郭丽英.树立科学发展观 统筹城乡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2):77-78. 被引量:1
-
7兰红.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J].辽宁经济,2005(3):29-29. 被引量:3
-
1马传栋.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统筹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J].理论学刊,2004(1):41-43. 被引量:4
-
2江传月.论发展观[J].改革与战略,2009,25(7):6-9.
-
3刘光辉.浅议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J].晋阳学刊,1999(5):35-37.
-
4沈绍明,齐巧霞.论邓小平的经济发展观[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3):47-48.
-
5蒋尉,乐空.关于加入WTO后中国的发展问题[J].学术动态(北京),2002(11):2-11.
-
6赵海滨.五三 “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演讲提纲[J].中考政治快递,2005(3):24-25.
-
7高国辉.思路的嬗变[J].中国经济信息,2005,0(20):5-5.
-
8刘梅英,李元生.经济周期 宏观调控的风向标——读《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J].数据,2006(11):47-47.
-
9刘欣.知识经济与会计信息系统[J].中国审计,2003(20):83-84. 被引量:5
-
10陶友之.治理灰色收入从政府开始[J].领导科学,2010(17):1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