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国女性文学述评
被引量:7
Commentary on Contemporary American Feminine Literature
出处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0-153,共4页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参考文献1
1 [1]本文写作参考以下文献:Cathy N.Davidson,et al,eds.,The Oxford Companion to Women's Wri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Kathleen Wheeler, A Guide to Twentieth-Century Women Novelists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 1997) ;Peggy Whitman Prenshaw,ed. , Women Writers of the Contemporary South(Mississippi: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1984);Catherine Rainwater, et al., eds., Contemporary American Women Writers: Narrative Strategies(Kentucky: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1985).
同被引文献45
1 王晓英.简论西方女性文学的发展[J] .外国文学研究,2003,25(1):131-136. 被引量:46
2 赵毅衡.“荒谬”的莎士比亚——在杜林看来,任何矛盾都是荒谬[J] .社会科学辑刊,1980(5):126-135. 被引量:4
3 赵毅衡.爱米丽·迪金森作品的现代派诗人特征[J] .外国文学研究,1980,2(4):88-92. 被引量:4
4 朱光潜.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J] .文艺研究,1979(3):39-42. 被引量:156
5 施咸荣.战斗的美国黑人文学[J] .文学评论,1965(5):44-48. 被引量:7
6 朱光潜.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的言论概述[J] .社会科学战线,1978(3):262-274. 被引量:14
7 王逢振.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一个悖论[J] .外国文学,1997(3):4-6. 被引量:9
8 刘康.90年代的文化民族化和全球化[J] .外国文学,1997(3):7-8. 被引量:4
9 钱青.美国三位优秀的犹太女作家[J] .外国文学,1994(4):37-44. 被引量:5
10 吴元迈.浅论人类文化成果的吸收和借鉴[J] .外国文学评论,1992(4):3-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7
1 李杰.双重性格的艾米莉——《我站在这儿熨烫》新探[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91-92. 被引量:2
2 张丽丽.文学作品中的爱情观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体现[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2):96-97. 被引量:11
3 覃明.浅析中西方文化之差异[J]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9,9(4):48-52. 被引量:2
4 刘丹,徐勤.铁凝在《咳嗽天鹅》中对女性命运的诙谐窥探[J] .考试周刊,2011(46):28-30.
5 乔国强.1978-2018:外国文学研究40年的回顾与反思[J] .南京社会科学,2018,0(10):7-14. 被引量:4
6 高阳阳,胡勤.空间叙事下蒂莉·奥尔森《我站在这儿熨烫》中女性身份危机与构建[J] .青年文学家,2017,0(10X):112-113.
7 陈凯.从中西方文学作品比较爱情婚姻观的异同[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3):47-4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21
1 王守仁.走中国特色美国文学研究道路[J] .当代外语研究,2019,0(5):4-11. 被引量:7
2 刘莉.从阿甘的执着到许三多的不放弃——解读《阿甘正传》与《士兵突击》映射的中美文化[J] .电影评介,2008(16):49-50.
3 冯秀林.从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看爱情婚姻观的异同[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 被引量:5
4 尹华东.中外文化差异探讨:谈当前跨文化交际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前沿,2012(9):160-162.
5 李智.文学作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4(3):111-112. 被引量:2
6 程晓蓉,杜志卿.沉默中的反抗——空间批评理论视域下的《我站在这儿熨烫》[J]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2):94-98. 被引量:1
7 雍小琳.由中西方文学作品的差异窥伺二者爱情观的异同[J] .芒种,2014,0(11):169-170.
8 赵凤云.《莎翁情史》与“缪斯女神”的风花雪月[J] .电影文学,2014(22):142-143. 被引量:1
9 张芳.中西爱情之比较——以《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5,0(8):12-12.
10 曾海津.超越战争仇恨的救赎——评熊育群小说《已卯年的雨雪》的主题和艺术特色[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1):6-10.
1 凌彰.传播中华文化,表达华人心声——海外华人文学述评[J] .外国文学动态,2006(4):44-46.
2 陈许.美国民间文学述评[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4(4):92-95.
3 陈晓云.汉魏六朝文学述评[J]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4):50-52.
4 王春梅.安托瓦内特的英国梦述评[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7(4):81-84.
5 张淑芳.美国“垮掉派”文学述评[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21(5):96-99. 被引量:7
6 谢亚群.英国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述评[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4(2):73-76.
7 谢晓践.唱一曲人间正气歌——1998年浙江报告文学述评[J] .远程教育杂志,1999,19(6):24-28.
8 李海燕.魔幻与现实交织的世界——解读莫里森的《宠儿》[J] .芒种(下半月),2014(3):163-164. 被引量:1
9 杨兴芳.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现代主义文学述评[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5,0(4):41-48.
10 杜小明.超越死亡的凯歌——海明威“死亡主题”文学述评[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21(4):43-46.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