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引入“双元”教学理念培养SMT技能人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引入"双元"教学理念,其目的是强化校企合作,突出岗位能力的培养。因此,我院紧扣电子制造行业发展对SMT技术岗位的需求,强化与企业的合作深度,在SMT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专业课程体系、教师培养等方面上进行了深入探索,为高职教育改革提供了一种借鉴。
作者
涂用军
卢敦陆
郑菁
机构地区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伟创力(珠海)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年第25期166-167,共2页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基金
06年广东省教改项目:《高职院校SMT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与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关键词
双元制
校企合作
SMT技术人才
订单培养
分类号
G7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8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张燕.
中德实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7(33):19-21.
被引量:21
2
杜学森.
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J]
.教育与职业,2007(11):30-32.
被引量:159
3
涂用军,王海峰,吴永,彭坚.
广东省电子制造企业SMT技术人才供求现状分析[J]
.职业教育研究,2007(4):6-7.
被引量:6
4
侯静,周谊.
中德实行“双元制”职业教育之比较[J]
.世界教育信息,2007,20(2):26-28.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郑向荣.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历史、内涵、特点及问题[J]
.理工高教研究,2003,22(3):79-81.
被引量:82
2
张岩梅,杨苏亮.
江苏企业高级技工需求与供给分析[J]
.职业教育研究,2006(1):9-10.
被引量:2
3
丁妙珍.
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的运行机制探析[J]
.职业教育研究,2006(5):11-12.
被引量:18
4
易峥英.
德国“双元制”校企合作的成功因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7):98-100.
被引量:64
5
包国庆.
职教发展的深层障碍——中西职业教育的文化比较[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17):78-79.
被引量:7
6
“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促进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组.面向未来的探索——“双元制”职业教育在中国的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7
教育部,中国高教协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
胡静 周宜.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比较.教育研究,2007,(2).
9
成身宝,王胜宇.
剖析中德职业教育之差异,探索我国职业教育新模式[J]
.中国电子教育,2007(1):67-71.
被引量:2
10
高丽,石伟平.
德国“双元制”的反思及发展趋势[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3(4):41-45.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186
1
刘新宇.
关于汽车维修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关键问题的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2):153-153.
2
孙小英.
以“工学结合”模式促进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J]
.广西教育,2009(24):94-95.
被引量:1
3
韦瑞录.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职业化课程体系构建[J]
.广西教育,2009(24):32-33.
被引量:1
4
李道志,余绍军,符瑛.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指标及其内涵[J]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4):122-125.
被引量:25
5
韩英波,杨淑清,韩雪.
高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探索[J]
.科技风,2009(24).
被引量:1
6
卢明阳.
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探讨[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8).
被引量:2
7
陈红.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财会教育初探——以创办高职财会工作室为例[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176-177.
被引量:1
8
傅丽娜,罗丽娜.
幼师舞蹈创新教学策略研究[J]
.大家,2012(5):330-330.
被引量:1
9
韩宝军,吕健伟.
论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职场适应力[J]
.大家,2012(7):321-321.
10
杨勇.
SMT技术及其人才培养的探讨[J]
.大家,2011(17):116-116.
1
涂用军,卢敦陆,郑菁.
深化校企合作,提高SMT技术人才培养质量[J]
.机械职业教育,2008(9):30-31.
被引量:4
2
刘春林.
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高职学生终身学习能力[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4):12-13.
被引量:4
3
贾俊岭.
创建良好招生工作理念培养综合性实用型人才[J]
.商情,2009(30):3-3.
4
李力.
校企合作培养SMT技术人才的实践与认识[J]
.中国轻工教育,2010,13(2):71-73.
被引量:2
5
顾佳滨,许朋汝.
职业教育健康教育理念培养[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08(11):95-95.
被引量:1
6
金献忠.
SMT技术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
.电脑知识与技术(过刊),2015,21(4X):116-118.
被引量:3
7
万红.
高校学生终身教育理念培养[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6):153-154.
8
吕俊杰.
工学结合SMT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
.职业时空,2011,7(11):49-50.
9
陈开智.
爱心理念的树立和运用[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12):33-33.
10
陈秀瑷,张建军,赵华.
实训教学对高职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J]
.中国卫生产业,2013,10(2).
被引量:1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年 第2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