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7,共14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同被引文献57
-
1王富仁.鲁迅与中国文化(五)[J].鲁迅研究月刊,2001(6):4-13. 被引量:7
-
2胡德才.论鲁迅的儿童题材文学创作[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2(6):61-64. 被引量:2
-
3刘志东.鲁迅创作中儿童问题的叙述研究[J].鲁迅研究月刊,1999(2):39-43. 被引量:5
-
4王富仁.中国现代短篇小说发展的历史轨迹(上)[J].鲁迅研究月刊,1999(9):49-57. 被引量:15
-
5王富仁.中国现代短篇小说发展的历史轨迹(下)[J].鲁迅研究月刊,1999(10):42-55. 被引量:30
-
6蒋风,韩进.鲁迅周作人早期儿童文学观之比较──兼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鲁迅方向[J].鲁迅研究月刊,1994(2):65-68. 被引量:14
-
7王富仁.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连载三)[J].鲁迅研究月刊,1994(3):29-40. 被引量:8
-
8王富仁.鲁迅与中国文化(三)[J].鲁迅研究月刊,2001(4):4-19. 被引量:1
-
9王富仁.鲁迅与中国文化(一)[J].鲁迅研究月刊,2001(2):4-16. 被引量:10
-
10王富仁.鲁迅与中国文化(二)[J].鲁迅研究月刊,2001(3):4-1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7
-
1朱崇科.论鲁迅小说中的儿童话语及其认知转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1):180-185. 被引量:10
-
2高玉秋,付天舒.宗教伦理观的文学述说——由托尔斯泰晚年宗教文论观照《复活》的“潜文本”[J].社会科学战线,2011(11):128-133. 被引量:1
-
3邓淦元.浅论王富仁的鲁迅研究特征[J].文学教育,2018,0(23):14-16.
-
4张艳艳.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角色认同与学术生成——王富仁先生新国学研究管窥[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4(6):75-80.
-
5张笛声.启蒙话语中现代小说“母性神话”的诗性重构与解构[J].青年文学家,2016,0(8X):27-27.
-
6周志雄.《起死》的多层文化解读及其对话性[J].理论与创作,2004(1):78-82. 被引量:2
-
7周志雄.《起死》的多层文化意蕴解读[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1):91-96.
二级引证文献13
-
1朱崇科.论鲁迅小说中的癫狂话语[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4):41-47. 被引量:10
-
2朱崇科.论鲁迅小说中的医学话语[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111-117. 被引量:5
-
3朱崇科.论鲁迅小说中的贱民话语[J].中国文学研究,2011(1):76-80. 被引量:6
-
4吴英.为儿童话语的生长而教——以成语故事《自相矛盾》的教学实践为例[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2(1):37-38. 被引量:1
-
5张素丽.鲁迅小说《起死》的“对话”诗学[J].山花(下半月),2012(12):149-150.
-
6朱崇科.家国同构中的个体突围:《颓败线的颤动》重读[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6,31(3):7-12. 被引量:1
-
7朱崇科,陈沁.论《野草》中的“笑”[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23-130. 被引量:2
-
8朱崇科.茶杯里的波澜:《风波》重读[J].鲁迅研究月刊,2017(5):37-43. 被引量:4
-
9朱崇科.《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三个鲁迅[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20,40(11):55-61. 被引量:3
-
10石雅楠.论《黑暗的势力》中尼基塔伦理选择的嬗变[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1,44(5):153-159.
-
1祝涵杰.对海子死亡哲学的思考[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6,20(4):39-40. 被引量:1
-
2王富仁.三十年代左翼文学·东北作家群·端木蕻良〖之三〗[J].文艺争鸣,2003(3):27-30. 被引量:3
-
3张树通.“五层需要”说解读鲁滨逊冒险的内在精神与人生价值[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4):112-112.
-
4童国萍.道不尽的长恨[J].文史天地,2000(4):55-56.
-
5邓挺.不为自己找借口[J].广西烟草,2010,0(3):66-67.
-
6俄尼·牧莎斯加.岩石上的日晷(组诗)[J].草地,1997,0(3):62-63.
-
7卜芳.儒家诗教教典新论[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1998,8(2):39-41.
-
8段振良.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的风度观[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59-62. 被引量:2
-
9曲景美,刘伯香.《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再思考[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22(1):26-28. 被引量:10
-
10杨俊峰.中加小说中的后现代主义成分对比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5):35-38.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