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2001年第8期12-13,共2页
Foreign Theoretical Trends
同被引文献59
-
1王侃.国际力量暗战中国《劳动合同法》[J].商务周刊,2007(11):62-67. 被引量:7
-
2元简.美国与全球化:扩大同发展中国家贸易引起的争议[J].国际问题研究,1999(2):7-13. 被引量:4
-
3余祁相,刘诚东.跨国公司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J].社会科学研究,1994(4):27-31. 被引量:2
-
4小夏.美国劳工运动复兴?[J].南风窗,2007,0(2):74-76. 被引量:2
-
5佟新.全球化下的国际人口迁移[J].中国人口科学,2000(5):53-58. 被引量:18
-
6庞中英.另一种全球化——对“反全球化”现象的调查与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2):5-11. 被引量:83
-
7杨中强.全球化的不平之音——当前“反全球化”运动透视[J].当代思潮,2002(1):13-19. 被引量:8
-
8吴地花,周明.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培训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6(4):67-69. 被引量:2
-
9王学秀.劳工标准之争——WTO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问题[J].国际贸易,1997(3):44-46. 被引量:21
-
10杨雪冬.《全球化进程下的国家反应:对五类国家的比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2).
二级引证文献8
-
1黄宇峰.正确审视“反全球化”[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3-66.
-
2王传荣.经济全球化影响劳动就业的机理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5(1):28-30. 被引量:8
-
3杨延杰.“反全球化”浪潮与世界经济形势[J].安阳大学学报(综合版),2003(4):86-88.
-
4王传荣,朱红艳.经济全球化影响劳动就业的传递机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3):15-20. 被引量:1
-
5朱西周.论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J].太平洋学报,2005,13(9):88-96. 被引量:1
-
6朱西周.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J].长江论坛,2006(1):70-74.
-
7唐存忠.浅析“9·11”事件后的反全球化运动与我国的对策[J].文史博览,2006(12X):34-35.
-
8仝庆华.关于工会工作中“搭便车行为”的博弈分析[J].科技信息,2014,0(2):31-31.
-
1广州市政府办公厅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文艺汇演[J].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2008,0(8):73-74.
-
2外交部发言人1995年12月19日答记者问[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5,0(31):1281-1282.
-
3朱晓中.巴尔干欧洲化:玫瑰与荆棘[J].世界知识,2004(12):36-37. 被引量:1
-
4国内外大事记[J].时事报告,2004(7):79-80.
-
5大学生要成为稳定大局的积极力量[J].时事(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05(6):4-5.
-
6楼夷,傅立奥,KevinFoley.美国人如何选择未来[J].财经,2004,0(17):28-31.
-
7潘云召.非法移民争论意在选民[J].瞭望,2006(16):54-54. 被引量:1
-
8黄耀东,黄尚坤.菲律宾:2012~2013年回顾与展望[J].东南亚纵横,2013(3):36-41. 被引量:1
-
9周培桂,普毅佼,冼国胜.从国际法的角度分析钓鱼岛的归属问题[J].神州,2012(30):30-30.
-
10殷丽娜.加拿大魁省技术移民面试实录[J].出国与就业(出国专辑),2008,0(3):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