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堡的礼物》与欧洲的“梅尼普体”文学
被引量:1
摘要
综观有关《洪堡的礼物》的评论以及这部小说本身,《洪堡的礼物》具有欧洲"梅尼普体"文学的若干典型特征。二者在不同的历史时空达成内在的相通,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二者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有相似之处;二是索尔·贝娄可能从他喜爱的梅尼普体小说中得到艺术的启示。
参考文献5
-
1程锡麟.西特林的思与忧——《洪堡的礼物》主题试析[J].当代外国文学,2007,28(4):14-20. 被引量:15
-
2祝平.国外索尔·贝娄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2007,28(2):68-71. 被引量:16
-
3胡海兰,蒲隆.《洪堡的礼物》的艺术特色[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4):156-160. 被引量:10
-
4曾繁亭.金元帝国艺术家之悲剧命运——试析《洪堡的礼物》[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42(5):88-93. 被引量:4
-
5陈世丹.“奇特的脚需要奇特的鞋”──《洪堡的礼物》艺术手法浅论[J].外国语文,1995,20(2):8-13.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45
-
1左金梅.浅论《洪堡的礼物》的现代主义倾向[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63-67. 被引量:4
-
2胡艺珊.试论《洪堡的礼物》的存在主义思想[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19(4):76-80. 被引量:4
-
3李剑.诗性的灵魂——《洪堡的礼物》中知识分子形象解析[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0(2):71-73. 被引量:3
-
4何立新.谈《洪堡的礼物》中的礼物[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7(4):245-245. 被引量:2
-
5欧文·豪 王海良 赵立行译.父辈的世界[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
6索尔·贝娄.诺贝尔文学奖受奖演说[A].裴善明.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访谈录[Z].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
-
7[6][7][8]索尔·贝娄.洪堡的礼物[M].蒲隆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555.139~140.138.442.
-
8秦小孟.当代美国文学(中册)[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55.
-
9Aharoni, Ada. Women in Saul Bellow's novels [A ]. In Cronin, Gloria L.& L.H. Goldman(eds. ). Saul Bellow in the 1980s: 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C]. East Lansing: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89 : 95-111.
-
10Bach ,Gerhard. Introduction, The Critical Responses to Saul Bellow [M]. Westport, Connecticut· London:Greenwood Press, 1995.
共引文献36
-
1李秀杰.《洪堡的礼物》中知识分子命运分析[J].长城,2009(12):143-144.
-
2李长亭.存在的迷惘——《洪堡的礼物》中洪堡的命运探析[J].殷都学刊,2013,34(3):89-92.
-
3马晓艳,王红丽.小说《洪堡的礼物》折射出的人类精神探索的文化主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6):25-26. 被引量:1
-
4宋德伟.新世纪国内索尔·贝娄研究述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6):181-184. 被引量:8
-
5宁东.索尔·贝娄《洪堡的礼物》中的马丁·布伯哲学[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1):88-92. 被引量:1
-
6田露露,申建华.《洪堡的礼物》中叙事空间的分析[J].科技信息,2011(2):162-162.
-
7宁东.从消费社会理论看《洪堡的礼物》[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24(12):121-124. 被引量:3
-
8陈初云.论贝娄小说《洪堡的礼物》中的不可靠叙述[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4):89-91. 被引量:1
-
9曹曦颖.试论《洪堡的礼物》中主人公的精神特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4):69-73.
-
10唐永辉.“疯子赫索格”与“阁楼上的疯女人”——从小说《赫索格》看索尔·贝娄对女性主义的焦虑与反拨[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3):156-160.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27
-
1徐键.论《洪堡的礼物》中的时间艺术[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2). 被引量:1
-
2秦苏珏,朱亚兰.洪堡的礼物——一个美国式的悖逆整合[J].时代文学,2009(4):89-91. 被引量:1
-
3左金梅.浅论《洪堡的礼物》的现代主义倾向[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63-67. 被引量:4
-
4胡艺珊.试论《洪堡的礼物》的存在主义思想[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19(4):76-80. 被引量:4
-
5曾繁亭.金元帝国艺术家之悲剧命运——试析《洪堡的礼物》[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42(5):88-93. 被引量:4
-
6姜杨,万连增.《洪堡的礼物》中的权力冲突[J].大家,2011(10):124-124. 被引量:1
-
7马晓艳,王红丽.小说《洪堡的礼物》折射出的人类精神探索的文化主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6):25-26. 被引量:1
-
8江宁康.当代美国小说与族裔文化身份阐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8(1):84-88. 被引量:12
-
9何立新.谈《洪堡的礼物》中的礼物[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7(4):245-245. 被引量:2
-
10朱路平.人性的沉沦与生命本真的还原——论索尔·贝娄作品的思想主题[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1(5):45-48. 被引量:3
-
1程丽蓉.鲁迅《故事新编》与欧洲“梅尼普体”文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3):159-162. 被引量:1
-
2赵艳蕾.《罪与罚》的狂欢化叙事模式[J].魅力中国,2011(18):103-103.
-
3张龙.《欲望号街车》的狂欢化色彩[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36(5):95-97.
-
4郑永旺.反乌托邦小说的根、人和魂——兼论俄罗斯反乌托邦小说[J].俄罗斯文艺,2010(1):3-10. 被引量:9
-
5侯朝阳.论《大师和玛格丽特》的狂欢化特征[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7(2):133-136.
-
6赵金霞.迪伦马特戏剧作品中的狂欢化渊源[J].四川戏剧,2013(8):87-89.
-
7И.波波娃,郭舒曦,赵杨.记忆和遗忘问题:巴赫金论文化史中传统印记的保存/抹除机制[J].俄罗斯文艺,2015(2):11-17. 被引量:3
-
8王剑青.《大师和玛格丽特》与狂欢化[J].俄罗斯文艺,2003(6):38-40. 被引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