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东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重要价值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东北地区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技艺、民俗等多种类型,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征,对于提高升华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开拓丰富气象万千的中华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
周惠泉
机构地区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1-197,共7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基金
国务院东北振兴办公室项目
关键词
东北地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
价值
作用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3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6
参考文献
2
1
钟敬文.大力保护民间文化[J]群言,1986(08).
2
钟敬文著连树声编纂钟敬文文集[M].
同被引文献
123
1
朝克.
中国满通古斯语族语言文字研究70年[J]
.满语研究,2019,0(2):26-30.
被引量:2
2
李连影.
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教育传承路径样态重构研究——以鄂伦春族摩苏昆为例[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23(2):146-151.
被引量:3
3
陈天一.
与“媒”共生:“伊玛堪”传承路径研究[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22(6):141-147.
被引量:1
4
周虹池.
黑龙江少数民族说唱艺术综合研究[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9(5):122-128.
被引量:7
5
王扬.
振兴东北必须批判和破除“官本位”意识[J]
.大连干部学刊,2004,20(4):37-38.
被引量:1
6
戴昭铭.
中国东北的婚丧习俗和民俗词语[J]
.汉语学习,1996(6):38-42.
被引量:7
7
邵丽坤.
满族说部与赫哲族伊玛堪之比较研究[J]
.满语研究,2014(1):90-96.
被引量:1
8
朱立春.
北方民族原始文化的守护者——著名人类学、民族学家富育光先生访谈录[J]
.东北史地,2010(3):24-32.
被引量:1
9
卢险峰.
数字图书馆信息存储技术发展浅析[J]
.消费导刊,2009,0(24):198-198.
被引量:3
10
刘继红.
谈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4,2(4):40-45.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8
1
姜晓微.
东北民间香荷包造物与其文化关系[J]
.包装工程,2022,43(S01):217-221.
2
张亚冰.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留学生本科课程设置[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10):133-134.
被引量:7
3
张炳华,刘江龙.
东北少数民族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探讨[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29(7):129-131.
4
葛慧玲,焦扬,傅丽芳.
黑龙江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特点研究[J]
.北方经贸,2015(2):43-45.
被引量:2
5
李燕,胡智文.
浙南地区民间传统技艺保护与传承[J]
.长春大学学报,2017,27(3):112-115.
被引量:1
6
张超.
东北民俗文化的特征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10):239-240.
被引量:7
7
曾亚玲.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共赢[J]
.中国商贸,2010,0(20):159-160.
被引量:9
8
郭翠潇.
满通古斯语族诸民族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脉络与演进——基于中国知网294篇期刊论文的数据分析[J]
.满语研究,2023(2):90-101.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邵际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和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
.当代经济,2012,29(8):38-39.
被引量:8
2
刘志友.
浅议东北民间文学在东北旅游文化中的教益作用[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430-431.
3
蒋玉石.
论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房地产的共生发展[J]
.商业时代,2011(20):133-134.
被引量:3
4
曾亚玲.
保护视野下的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J]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1,16(4):44-47.
被引量:6
5
穆瑞锋,杜瑾,赵梅赏.
河北省高校留学生教育中的地域文化导入[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2):11-12.
被引量:1
6
吴昌元.
安徽“三雕”文化保护模式分析[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4):390-394.
7
洪棽棽.
浅析朝鲜族象帽舞为例的保护和传承[J]
.艺术教育,2018(1):116-117.
被引量:3
8
张瑞华.
翻译中文化差异问题的分析与翻译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1):26-26.
9
金颖.
中国与东南亚茶文化交流对云南对外汉语课程开设的影响[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0(1):45-46.
被引量:1
10
尹乐,潘立新,吴俏.
皖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认知及开发[J]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8(3):47-50.
被引量:3
1
熊月之.
《吴文化概说》序一[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1(1):2-3.
2
钮中跃.
三大名楼与中华人文精神[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9,26(5):69-71.
3
南妮.
书友会[J]
.中外书摘,2016,0(9):115-115.
4
陈立浩,于苏光.
古代风土尚存 现代气象万千——千年黎寨文门村的生态意象[J]
.琼州学院学报,2012,19(3):10-14.
5
逸名.
炒作时代的生活原则[J]
.文化博览,2007(6):16-17.
6
熊月之.
体系完整 学养丰厚——《吴文化概论》序言[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6,17(4):5-5.
7
张家鸿.
最是书香能致远——读徐飞《读书——教师的第一修炼》[J]
.江西教育(教学版)(B),2017,0(4):71-72.
8
艺辛.
牡丹芳[J]
.牡丹,2010(4):1-1.
9
何志远.
云龙道人山考释[J]
.大理文化,2009(2):51-53.
10
李胜.
傅志伟·作品欣赏 绘在画布上的文化中国丽江篇[J]
.艺术市场,2008(4):147-148.
社会科学战线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