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命第一与举国体制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袭来,震惊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在十昼夜中,连续三次开会,动员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紧急救灾,全力以赴.中央提出,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支援灾区,全力以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从而吹响了坚决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的号角.……
作者
叶笃初
机构地区
中共中央党校
出处
《理论导报》
2008年第6期4-,共1页
关键词
举国体制
十六大以来
建国以来
党中央
中共中央
生命
灾区
恢复重建
社会主义
思想体系
政治
分类号
D632.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63
1
李祖德.
评魏特夫的“治水社会”[J]
.史学理论研究,1995(1):18-25.
被引量:5
2
蒲慕明.
大科学与小科学[J]
.世界科学,2005,27(1):4-6.
被引量:10
3
卡尔.波普尔.
科学进步的障碍[J]
.科学启蒙,2004(9):2-2.
被引量:1
4
胡维佳.
“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制定、作用及其启示[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21(3):207-212.
被引量:22
5
段治文,钟学敏.
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式“大科学”体制[J]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13(3):108-108.
被引量:4
6
张扬,易显飞.
论文化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机制[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3):21-24.
被引量:5
7
罗小安,许健,佟仁城.
大科学工程的风险管理研究[J]
.管理评论,2007,19(4):43-48.
被引量:44
8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
朱健刚,陈健.抗震救灾.中国公民社会崛起的契机[J].二十一世纪,2009(8).
10
徐辉.
5·12汶川大地震 NGO联合投入赈灾[J]
.学会,2008(5):3-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张丰清.
中国共产党应对灾难整合社会力量的经验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9):19-21.
被引量:1
2
黄涛,郭恺茗.
科技创新举国体制的反思与重建[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3(4):35-40.
被引量:11
3
蓝煜昕.
汶川地震文献综述[J]
.中国非营利评论,2008,3(2):40-5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陈广利,张桂兰.
走出防治腐烂病的误区[J]
.林业科技通讯,2000(4):47-47.
2
韩晓娟,王伟.
文化自信视阈下抗震救灾精神生成的三重向度——以“5·12”汶川大地震为例[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8,34(4):28-35.
被引量:2
3
张晓晶.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J]
.经济学动态,2020(5):15-27.
被引量:18
4
雷丽芳,潜伟,吕科伟.
科技举国体制的内涵与模式[J]
.科学学研究,2020,38(11):1921-1927.
被引量:34
5
苏铮,李丽.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解决装备“卡脖子”问题的研究[J]
.制造技术与机床,2021(1):47-50.
被引量:6
6
杜传忠,任俊慧.
中国制造业关键技术缺失成因及创新突破路径分析[J]
.经济研究参考,2020(22):10-18.
被引量:8
7
宋灵恩.
新型举国体制下建设网络强国的思考[J]
.电信科学,2021,37(5):9-13.
被引量:1
8
包炜杰.
从“举国体制”到“新型举国体制”:历史与逻辑[J]
.社会主义研究,2021(5):104-110.
被引量:33
9
吴崇明,程萍,王钦宏.
中国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的源起、问题及对策建议[J]
.科技和产业,2022,22(7):306-314.
被引量:10
10
张正清,王娜.
构建以技术社会实验为导向的新型举国体制[J]
.云南社会科学,2022(4):37-47.
被引量:1
1
苏北.
生命第一[J]
.半月谈,2003(11):4-5.
2
走进灾区,见证中国力量[J]
.当代贵州,2010(20):19-20.
3
秦晓.
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J]
.人民论坛,2009(18):58-58.
被引量:2
4
万佳欢.
“举国体制”是如何产生的?[J]
.中国新闻周刊,2008(6):40-42.
被引量:1
5
十大儿童守则(英国)[J]
.天天爱学习(一年级),2014(1):21-21.
6
张克俊.
总结灾后重建伟大实践的创新之作[J]
.社会科学研究,2012(3):208-208.
7
英国《儿童十大宣言》[J]
.童话世界(趣味故事与日记),2010(3):1-1.
8
郝明,陈强.
社会转型时期进一步完善我国体育“举国体制”的新思路[J]
.安徽体育科技,2005,26(2):7-8.
9
田磊.
共青团的奥运角色[J]
.南风窗,2008,0(8):61-62.
10
周子琪.
生命第一[J]
.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14(5):44-44.
理论导报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