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建立中国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探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将刑事和解制度纳入到未成年人刑事司法领域是目前西方国家的通例,刑事和解制度对于解决未成年犯罪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在中国建立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的条件已经具备,建议在立法上规定这一制度。
作者
杨凤宁
机构地区
广西民族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4期75-78,共4页
Journal of Guangxi Police College
关键词
未成年人
刑事和解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6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5
1
董文辉.
西方刑事和解制度略考[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3):4-7.
被引量:3
2
杨兴培.
论刑事和解制度在中国的命运选择[J]
.法学杂志,2006,27(6):2-5.
被引量:15
3
何杰.
兼顾被害人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兼论刑事和解制度[J]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8(2):46-48.
被引量:8
4
李奋飞.
刑事和解制度的“中国式”建构[J]
.中国检察官,2006(5):10-11.
被引量:41
5
徐建.
扩大取保候审适用率是我国少年司法新一轮改革的关键[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1):4-7.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马静华,罗宁.
西方刑事和解制度考略[J]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6,20(1):66-72.
被引量:77
2
韩东成.
刑事和解制度简论[J]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7(1):12-15.
被引量:2
3
郭小锋,李旺城.《刑事和解不诉制度的倡导与研究》.http://www.studa.net/xingfa/060329/16594433.html
4
刘方权 陈晓云.《西方刑事和解理论基础介评》[J].云南法学,2003,(1).
5
What is VOM?,“http://www.voma.org/”
6
John R, Gehm:" Victim - Offender Mediation Programs: An Exploration of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s. " http ://wer. sonoma. edu/v1n1/gehm. html or Western Criminology Review1 (1998).
7
于呐洋.《社区矫正亟需经费保障》,《中国司法部网》:http:/www.legalinfo.gov.cn.
8
http://www.legalinfo.gov.cn/misc/2006-01/17/content_253253.htm.
9
《上海法院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苦干意见》[J].上海审判实践,2003,.
10
(意)切萨雷·龙勃罗梭(CesareLombroso)著,黄风.犯罪人论[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共引文献
66
1
陈罗兰.
重罪案件刑事和解适用范围研究[J]
.法律适用,2010(6):44-47.
被引量:10
2
陈罗兰.
死刑案刑事和解弊端及限制使用[J]
.东方法学,2009(3):68-73.
被引量:8
3
梁晶蕊.
刑事和解及其在公安侦查中的运用[J]
.公安研究,2008,0(3):46-51.
被引量:4
4
魏中礼.
论恢复性司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法制与社会,2008(2):35-36.
5
李昌文,周海.
试论刑事和解的若干问题[J]
.法制与社会,2008(31).
被引量:1
6
黄京平,甄贞,刘凤岭.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刑事和解——“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研讨会学术观点综述[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5):108-115.
被引量:97
7
黄京平,张枚.
刑事和解的司法现状与制度构建[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14(6):54-59.
被引量:12
8
黄京平.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法学新思维[J]
.法学家,2007(1):45-50.
被引量:12
9
赵晓峰,叶萍,程绍飞.
交通肇事案件适用刑事和解探析[J]
.理论界,2007(3):83-84.
10
王娟.
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调整[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3):151-154.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5
1
徐清岱.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初探[A].构建未成年人法律体系研究[Z].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464.
2
覃燕妮.“检调对接”融入大调解工作体系的思考[DB/OL].中国检察网,[2011-06-01].http://www.cnjccn.net/wenhua/news60401.html.
3
赵星,薛振环.
在我国未成年人诉讼中引入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基础及其合理性研究——以未成年犯作为特殊被害人为视角[J]
.河北法学,2008,26(11):143-147.
被引量:2
4
石林.
探索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机制[J]
.法制与社会,2007(5):238-239.
被引量:1
5
马龙.
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引入和解制度的可行性[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43-4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周丽娜,曲磊.
浅议未成年人轻微刑事案件捕前和解机制[J]
.河北法学,2012,30(4):193-19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陈建桦,刁涌.
新刑诉法中刑事和解规定的实体法解读——以适用范围为例[J]
.河北法学,2013,31(11):151-158.
被引量:6
2
陈云.
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政策耦合理论探寻[J]
.公民与法(综合版),2016(3):12-15.
1
宋小华.
论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J]
.法商论坛,2012(1):87-88.
2
陈卓雅,朱妙,朱洪天.
刑事和解与少年司法制度的融合与完善[J]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3(5):55-61.
被引量:3
3
陆海.
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探讨[J]
.江汉论坛,2013(5):134-137.
被引量:1
4
袁丽,李文倩.
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研究[J]
.西部法学评论,2016(5):87-94.
被引量:1
5
谢萍.
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对话会——从“一纸协议”到恢复、治疗、协商并融[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3):52-56.
被引量:3
6
胡舒雯.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的几点思考[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28):50-51.
被引量:2
7
兰琴.
未成年人犯罪领域的非犯罪化研究[J]
.保定学院学报,2010,23(4):48-50.
被引量:2
8
兰琴.
未成年人犯罪领域的非犯罪化研究[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19(2):19-22.
9
孙中梅.
构建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初探—以审查批捕阶段为视角[J]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9(3):9-14.
被引量:1
10
李志芳.
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之完善——以法院审判阶段为视角[J]
.福建法学,2014,0(3):81-90.
被引量:1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