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磨料磨损理论发展
被引量:
9
Development of theories on the abrasive wear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综述了磨料磨损理论的发展趋势,介绍了磨料磨损的几种机理和几种典型的磨料磨损模型,并对这些模型的优点和不足做了综合分析,为磨损率的预测提供了定量依据,从而实现了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的目的。
作者
欧阳习科
蒋业华
周荣
机构地区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华电技术》
CAS
2004年第6期25-28,40,共5页
HUADIAN TECHNOLOGY
关键词
磨料磨损
模型
综述
磨损率
分类号
TH117.1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TG73 [金属学及工艺—刀具与模具]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8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2
参考文献
17
1
[1]J.P.Jost.Lubrication (tribology) and education[R].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HMSO,London.1966.
2
王洪发.金属耐磨材料的现状与发展.铸造,2000,(49):577-591.
3
[3]T.S.Eyre.Review of abrasive study[J].Tribology International,1978,(11):91~98.
4
[5]J.T.Burwell.Survey of possible wear mechanisms[J].Wear,1957,1(2):119~141.
5
[7]J.F.Archard.Contact and rubbing of flat surface[J].Applied Physics,1953,24.
6
[8]J.F.Archard.Wear theory and mechanism from wear control handbook[M].edited by M.B.Peterson and W.O.Winer,the ASME United Engineering Center,1980.
7
[9]R.Holm.Electric Contacts[M].Stockholm,1946.
8
[10]E.Rabinowicz,L.A.Dunn,P.G.Russell.A study of abrasive wear under three-body conditions[J].Wear,1961,(4):345~355.
9
[12]M.A.Moor,F.S.King.Abrasive wear of brittle solids[J].Wear,1980,(60):123~139.
10
[13]K.H.Zum Gagr.Modelling of two-body abrasive wear[J].wear,1988,(124):87~103.
共引文献
2
1
黄思娟,杨启杰,苏广才,范应光.
改良铸造铝硅合金磨料磨损性能的研究[J]
.热加工工艺,2012,41(9):16-18.
被引量:3
2
李茜,曾宪贤,张石峰,王振.
离子注入高铬铸铁缸套表面改性研究和应用[J]
.新疆大学学报(理工版),2001,18(2):180-184.
同被引文献
68
1
张铁岭,张祖明.
表面磨损的类型、机理与测试[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1997(1):27-35.
被引量:4
2
郝建民,张荣军.
镍硬铸铁与铬系白口铸铁抗磨粒磨损特性比较[J]
.热加工工艺,2004,33(6):11-12.
被引量:8
3
杜道山,方亮,李从心.
三体磨料塑变磨损中磨粒运动方式的研究[J]
.润滑与密封,2004,29(6):66-68.
被引量:5
4
武利生,李元宗.
磨料流加工研究进展[J]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5,25(1):69-74.
被引量:35
5
樊瑜瑾,杨晓京,李浙昆,刘剑雄.
磨粒磨损中微观接触过程的有限元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2005,41(4):35-37.
被引量:15
6
钟旻,张楷亮,宋志棠,封松林.
ULSI化学机械抛光(CMP)材料去除机制模型[J]
.润滑与密封,2006,31(5):170-173.
被引量:2
7
张凌云,吴凤林.
磨料流加工技术现状及展望[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6(5):166-168.
被引量:11
8
Kaoru Ohno,初明玲.
替代撒砂改善粘着新方法的研制[J]
.国外铁道车辆,1996,33(3):48-52.
被引量:4
9
袁巨龙,王志伟,文东辉,吕冰海,戴勇.
超精密加工现状综述[J]
.机械工程学报,2007,43(1):35-48.
被引量:136
10
吴劲锋,黄建龙,赵武云,张维果,周天宝.
苜蓿草颗粒制粒环模磨损失效分析与磨料磨损试验研究[J]
.中国农机化,2007(2):84-86.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9
1
王小龙,谭业发,谭华,刘树杰,尤峻,崇大平.
42CrMo合金钢耐磨粒磨损性能研究[J]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8,37(1):10-12.
被引量:4
2
王伟,刘小君,刘焜,张洋,查文韬.
利用摩擦学系统理论对磨粒流加工过程的分析[J]
.现代制造工程,2011(12):6-9.
被引量:3
3
金凤,任靖日.
基于随机过程的磨料面形成方法研究[J]
.装备制造技术,2013(1):4-6.
被引量:1
4
陈亚,章易程,刘晓文,李蔚,李占株.
轮轨间撒砂的研究综述及思考[J]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5,38(1):1-4.
被引量:2
5
庞鸿飞,李斌,李雪红,姚新改.
磁性珩磨钢座CBN珩磨条研发[J]
.机械设计与制造,2016(2):81-83.
被引量:8
6
郭洋波.
环模式秸秆压块机挤压轮磨损研究[J]
.机械制造,2022,60(6):33-36.
7
郑晴平,王如,吴彤熙.
磨料混合对硅通孔铜膜抛光效果的影响[J]
.润滑与密封,2022,47(12):117-124.
被引量:1
8
Yuanjun Dai,Xin Wei,Baohua Li,Cong Wang,Kunju Shi.
Influence of Trailing-Edge Wear on the Vibrational Behavior of Wind Turbine Blades[J]
.Fluid Dynamics & Materials Processing,2024,20(2):337-348.
9
吕龙飞,侯志强,廖昊.
基于离散元法的立轴破转子磨损机制研究[J]
.中国矿业,2016,25(S2):312-31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胡文全,迟长志.
合金粉末对42CrMo中频熔敷层硬度及耐磨性的影响[J]
.热加工工艺,2011,40(24):166-168.
被引量:4
2
张志斌,刘焜,王伟.
激光面加工熔凝区的低压磨粒流抛光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J]
.润滑与密封,2012,37(9):15-18.
3
秦芳诚,杜诗文,李永堂,齐会萍.
基于铸辗复合成形的42CrMo钢环件摩擦磨损性能的试验研究[J]
.热加工工艺,2013,42(18):76-80.
被引量:4
4
吕晓仁,何恩球,罗旋,王世杰.
基于摩擦学系统理论的采油螺杆泵定子橡胶磨损分析[J]
.润滑与密封,2013,38(10):87-90.
被引量:10
5
程鹏,李觉,郭琳,黄树涛.
复合莫氏锥度联接的金刚石截齿抗压性能研究[J]
.工具技术,2015,49(9):54-57.
被引量:2
6
段念,王文珊,于怡青,黄辉.
不同形状磨粒随机分布磨料表面的三维建模仿真[J]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2(4):500-505.
被引量:3
7
张二朋,姚新改,吕曼乾,申金龙.
长圆管内表面磁力滚压技术[J]
.工具技术,2017,51(11):109-112.
被引量:5
8
陈龙,唐阳,戴焕云,刘开成.
机车撒砂偏离轨道问题分析及研究[J]
.机车电传动,2018(4):67-70.
被引量:1
9
刘永红,朱小文,申金龙,姚新改.
磁力滚压技术及试验研究[J]
.机械设计与制造,2019(1):126-129.
10
李亚锋,姚新改,梁星,董志国.
小径不锈钢管内壁磁性珩磨磨具研发及试验研究[J]
.制造技术与机床,2019(5):99-103.
被引量:4
1
王小梅.
感温元件插入深度的确定[J]
.计量技术,1995(2):20-21.
被引量:3
2
张晓峰,方亮,邢建东,吴国清.
二体磨损与三体磨损之间的关系[J]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2000,20(3):93-97.
被引量:15
3
杨会霞,赵培全.
基于Pro/E和ANSYS的斜齿轮建模和应力分析[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09,45(3):21-23.
被引量:1
4
张国海,王保民,蒋学全.
少齿数齿轮机构相对滑动的研究[J]
.陕西工学院学报,2004,20(2):1-3.
被引量:6
5
戚靖洋,张国忠,王成刚.
非爆发式排气冲击配气机构数值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0(4):380-383.
6
王巨峰,李增智.
CIMS局域网络性能分析和评价[J]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1993,10(11):27-31.
7
柳建,朱胜,杨军伟,孟凡军,殷凤良.
堆焊再制造层表面质量的分形表征方法[J]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4,28(3):93-95.
被引量:1
8
王娜,张敏,刘鹏,神兴明.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铵中砷和铅[J]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2013,3(3):61-63.
被引量:6
9
高萍,吴甦.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设备维修决策模型[J]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22):5112-5114.
被引量:14
10
余远文,邓益民,杨鹏,殷习.
基于全关联矩阵的可变功能机械功能耦合分析[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4,27(4):88-93.
被引量:5
华电技术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