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亚洲玉米螟的防治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
48
Prevention and Cure Actuality of Asia Corn Borer in China and Its Expecta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综述了我国玉米螟的主要防治方法,着重介绍了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及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我国玉米螟防治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作者
刘宏伟
鲁新
李丽娟
机构地区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
出处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42-143,147,共3页
Journal of Maize Sciences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防治方法
存在问题
分类号
S435.13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50
同被引文献
461
引证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232
参考文献
17
1
王烘印,张贵有,张壮,张阁.
利用性诱剂粘胶诱捕器大面积防治玉米螟技术[J]
.吉林农业科学,1997,22(1):49-53.
被引量:12
2
张建东,于克贤.
滞留熏蒸防治玉米螟成虫[J]
.植物保护,1991,17(3):19-20.
被引量:5
3
王文亭,王岫.
大连市玉米螟近几年重发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
.植保技术与推广,1997,17(1):15-16.
被引量:2
4
韩延权,李玉华,李桓.
高压汞灯防治玉米螟的效果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1990,15(3):52-53.
被引量:6
5
CliveJames,孙雷心.
1999年全球转基因作物商品化概述[J]
.生物技术通报,2000,16(3):39-41.
被引量:28
6
周大荣.
我国玉米螟的发生、防治与研究进展[J]
.植保技术与推广,1996,16(2):38-40.
被引量:39
7
赵季秋.
对我国玉米螟防治问题的讨论[J]
.辽宁农业科学,1991(5):47-49.
被引量:7
8
吴泠,何念鹏,周道玮.
赤眼蜂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2001,26(6):35-37.
被引量:6
9
鲁新,周大荣.
吉林省亚洲玉米螟化性类型与其发育历期的关系[J]
.植物保护学报,1999,26(1):1-6.
被引量:18
10
瞿保平.
亚洲玉米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玉米科学,1992(C12):73-79.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谢为民.
应用性信息素预测亚洲玉米螟发生量的研究[J]
.中国植保导刊,1992,21(S1):55-55.
被引量:3
2
桂承明,李立群,胡伟先,刘继荣.
吉林省亚洲玉米螟种下问题的讨论[J]
.病虫测报,1991,20(1):28-31.
被引量:2
3
杨樟法,吕仲贤,王桂跃,王植杏,李方许.
玉米螟为害玉米的产量损失估计及单株允许残留虫量[J]
.植物保护学报,1994,21(4):333-337.
被引量:7
4
周祖澄,王洪玉,刘伊玲,逯忠斌,徐威,王林宝.
呋喃丹包膜肥料的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5,17(2):1-8.
被引量:2
5
李建平,鲁新.
影响吉林省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ee)〕…[J]
.玉米科学,1995,3(A01):75-78.
被引量:3
6
谢为民,王蕴生,杨桂华.
取食玉米植株不同部位对玉米螟幼虫成活和发育的影响[J]
.植物保护,1989,15(4):16-18.
被引量:15
7
吕仲贤,杨樟法,胡萃.
寄主植物对亚洲玉米螟取食、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J]
.植物保护学报,1996,23(2):126-130.
被引量:16
8
周大荣.
我国玉米螟的发生、防治与研究进展[J]
.植保技术与推广,1996,16(2):38-40.
被引量:39
9
鲁新.
亚洲玉米螟大发生的因素及预测预报[J]
.吉林农业科学,1997,22(1):44-48.
被引量:12
10
周大荣.玉米螟人工大量繁殖研究:I.一种半人工饲料及其改进[J].植物保护学报,1980,7(2):113-122.
共引文献
150
1
鲁新,刘宏伟,丁岩,张国红,李丽娟,汪洋洲.
吉林省玉米螟的化性类型与其主要特性的关系[J]
.玉米科学,2010,18(5):118-121.
被引量:3
2
许国庆,王兴亚,陈彦,徐蕾.
辽宁第二代玉米螟在不同玉米品种上的发生比较及其防治方法探讨[J]
.玉米科学,2010,18(6):111-114.
被引量:10
3
杨敏芝.
白僵菌填充剂对孢子活力的影响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2004,29(6):42-43.
被引量:4
4
佟振亮,高文呈,曹琦,单继革,齐青山,王玉霞,雷继文,郑刚,张丽红.
芜菁夜蛾线虫对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侵染力的研究[J]
.生物防治通报,1993,9(4):173-175.
被引量:8
5
杨云霞,蒋士强,赵明,董志强.
转基因食品的检测[J]
.现代科学仪器,2005,22(1):23-26.
被引量:7
6
胡学难,梁广勤,吴佳教,梁帆,钟国强,莫仁浩,赵菊鹏,赵立荣,冯黎霞.
斯氏线虫感染双钩异翅长蠹的致死中量与致死中时间[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7(2):238-241.
7
杨敏芝,李修海,谭云峰,田志来.
不同材质包装3种温度贮存白僵菌粉对玉米螟防治效果的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2005,30(2):37-38.
被引量:5
8
孙光芝,张俊杰,阮长春.
携菌赤眼蜂防治亚洲玉米螟效果的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2005,30(3):3-5.
被引量:9
9
李建平,鲁新.
影响吉林省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ee)〕…[J]
.玉米科学,1995,3(A01):75-78.
被引量:3
10
胡楫,刘南欣.
我国昆虫寄生性线虫的研究与应用[J]
.广东农业科学,1995,22(5):33-35.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461
1
陈瑞,徐彩霞,陶巧静,郑毅,金立新,王道泽.
5种杀虫剂对小卷蛾斯氏线虫存活和侵染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J]
.中国植保导刊,2019,0(12):14-19.
被引量:2
2
宫瑞杰,李玉民,刘家骧,陈阳.
赤峰地区玉米螟发生规律研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5):56-57.
被引量:8
3
何康来,文丽萍,王振营,周大荣,丛斌.
几种玉米气味化合物对亚洲玉米螟产卵选择的影响[J]
.昆虫学报,2000,43(S1):195-200.
被引量:6
4
文丽萍,周大荣,王振营,何康来.
亚洲玉米螟越冬幼虫存活和滞育解除与水分摄入的关系[J]
.昆虫学报,2000,43(S1):137-142.
被引量:13
5
许国庆,王兴亚,陈彦,徐蕾.
辽宁第二代玉米螟在不同玉米品种上的发生比较及其防治方法探讨[J]
.玉米科学,2010,18(6):111-114.
被引量:10
6
张春生.
玉米螟发生规律与防治[J]
.农民致富之友,2012(10):11-11.
被引量:1
7
陆宴辉,杨益众,印毅,余月书.
棉花抗蚜性及抗性遗传机制研究进展[J]
.昆虫知识,2004,41(4):291-294.
被引量:53
8
黄伟荣,黄远栋,刘玉群.
抑食肼防治亚洲玉米螟药效试验初报[J]
.广东农业科学,2004,31(4):54-55.
被引量:5
9
尹姣,曹雅忠,罗礼智,胡毅.
寄主植物对草地螟种群增长的影响[J]
.植物保护学报,2004,31(2):173-178.
被引量:37
10
刘桂玲,陈举林,李平海.
转基因玉米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4):36-38.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48
1
张社梅,赵芝俊.
我国玉米病虫害防治与转基因玉米的应用前景分析[J]
.玉米科学,2009,17(3):149-152.
被引量:29
2
史振声,李凤海,王志斌,朱敏.
辽宁省玉米螟虫发生状况与对策[J]
.辽宁农业科学,2009(3):1-4.
被引量:2
3
杨耿斌.
黑龙江省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
.农业科技通讯,2009(8):141-143.
被引量:6
4
余金咏,周印富,于泉林,齐慧霞,贺子典.
亚洲玉米螟发生动态及释放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效果[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4):344-351.
被引量:3
5
田生荣,刘伟,魏洪义,周青.
5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亚洲玉米螟的室内毒力测定[J]
.江西植保,2010,33(2):72-74.
被引量:7
6
李萍.
辽南地区玉米螟发生规律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4):136-137.
被引量:5
7
赵芝俊,孙炜琳,张社梅.
转基因抗虫(Bt)玉米商业化的经济效益预评价[J]
.农业经济问题,2010,31(9):32-36.
被引量:5
8
李唐,连梅力,常六旺,杨俊德,张筱秀,周运宁.
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发生危害特点调查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1):235-242.
被引量:17
9
努尔比亚.托木尔,王登元,吴赵平,马玉英,亚森江.图尔迪,马德英.
苏丹草诱集带对玉米田亚洲玉米螟的诱集效应[J]
.新疆农业科学,2010,47(10):2017-2022.
被引量:8
10
马永生,张俊,徐艳聆.
生物农药防治玉米螟的田间药效试验[J]
.辽宁农业科学,2011(3):63-6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232
1
丁新华,袁洁,付开赟,袁梓涵,王小武,贾尊尊,阿尔孜姑丽·肉孜,吐尔逊·阿合买提,郭文超.
饲料氮素水平对亚洲玉米螟食物利用及营养指标的影响[J]
.应用昆虫学报,2023,60(1):170-177.
被引量:1
2
苏国连,李正跃,陈斌,桂富荣,和淑琪.
亚洲玉米螟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基因(Pgi)全序测定及分析[J]
.植物保护学报,2015,42(2):201-209.
被引量:1
3
马晓丹,薛明,李朝霞,赵海朋,纪桂霞.
五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韭菜迟眼蕈蚊的致毒作用[J]
.植物保护学报,2015,42(2):271-277.
被引量:21
4
王世伟,姜丽娟,李旭业.
外源DNA经花粉管通道法导入玉米及后代分子验证研究进展[J]
.高师理科学刊,2010,30(2):76-80.
5
余桂容,杜文平,宋军,窦茜,刘永胜,陆伟,徐利远.
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的遗传转化及耐草甘膦植株再生[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0,12(4):108-113.
被引量:10
6
孟祥志,刘艇,杨秀冬,林海坤.
吉林省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J]
.山西农业科学,2010,38(10):88-89.
被引量:4
7
王世伟,杨晓杰,王中革,杨小花,李旭业,冯柠.
RAPD分子标记对高粱DNA经花粉管导入玉米自交系的验证[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1):54-60.
被引量:3
8
马永生,张俊,徐艳聆.
生物农药防治玉米螟的田间药效试验[J]
.辽宁农业科学,2011(3):63-64.
被引量:4
9
江俊起,王向阳,董猛,檀根甲.
Bt制剂防治玉米螟的田间效果[J]
.植物保护,2011,37(4):173-175.
被引量:5
10
李唐,连梅力,常六旺,杨俊德,张筱秀,周运宁.
杀虫剂防治糯玉米田玉米螟效果[J]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0):1109-1110.
被引量:5
1
咸洪泉,刘杰贤,李亚华,刘建华,韩英.
亚洲玉米螟危害甜菜研究初报[J]
.中国甜菜糖业,1995(1):60-61.
2
翟保平.
亚洲玉米螟的天敌[J]
.国外农学(植物保护),1993,6(2):7-11.
被引量:6
3
瞿保平.
亚洲玉米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玉米科学,1992(C12):73-79.
被引量:15
4
王艳生.
浅谈亚洲玉米螟的危害及防治方法[J]
.新农村(黑龙江),2014,0(14):95-95.
5
魏杰.
皖北地区亚洲玉米螟防治技术[J]
.农技服务,2013,30(4):352-353.
被引量:2
6
施禹之.
纺织工业利用外资现状及展望[J]
.江苏纺织,2000(7):4-7.
7
黎国滋.
针织工业现状及展望浅析[J]
.纺织导报,1994(2):28-30.
8
朴相奎.
韩国能源现状及展望[J]
.能源政策研究通讯,1993(1):34-38.
9
康丽华.
哈萨克斯坦煤炭工业的现状及展望[J]
.中国煤炭,1995,21(6):72-74.
10
杨先进,梅宏宇.
ELISA在检测布鲁氏菌病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
.中国兽医杂志,1992,18(9):44-45.
被引量:1
玉米科学
2005年 第z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