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能量供应的特点及运动员营养补充的方式
被引量:9
出处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157-158,共2页
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Administrators' College
同被引文献38
-
1白喜林,赵杰修,钱利民,叶庆晖,范斌,刘冬森.国家男子篮球运动员膳食营养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5):43-46. 被引量:15
-
2叶庆晖,陀经地,张颖,卢健.对本院男篮运动员高强度训练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8,18(3):89-92. 被引量:5
-
3陈吉棣.营养与体能和健康的研究进展[J].体育科学,1998,18(3):65-70. 被引量:53
-
4叶庆晖,钟添发,王守恒.运用录像叠加动态心率技术对男篮运动强度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4,14(2):61-66. 被引量:6
-
5宋天亮.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膳食营养补充[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30(2):407-408. 被引量:3
-
6肖国强,曹东,李焕春,孙明新.大学生女子足球运动员有氧耐力及其营养摄取的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5):2922-2924. 被引量:2
-
7邵长专,池爱平.排球运动员的供能特点及营养补充[J].和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版),2004,24(1):114-115. 被引量:5
-
8康喜来.田径项目运动员营养补充与运动能力关系的研究进展[J].四川体育科学,2004,23(3):22-25. 被引量:9
-
9孙树勋.篮球运动员的疲劳消除与运动营养[J].四川体育科学,2004,23(3):35-36. 被引量:24
-
10王克海,王嵊海.动量矩定理及动量矩守恒定律在篮球投篮技术动作中的应用[J].山东体育科技,2001,23(2):15-16. 被引量:9
引证文献9
-
1白喜林,赵杰修,钱利民,叶庆晖,范斌,刘冬森.国家男子篮球运动员膳食营养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5):43-46. 被引量:15
-
2唐万里.全国CBA联赛篮球运动员疲劳与营养补充的探讨[J].体育科技,2008,29(2):65-68. 被引量:2
-
3郭大海,翟强.从运动生理学角度谈篮球运动训练[J].辽宁体育科技,2004,26(6):53-54. 被引量:11
-
4画伟,王琰.篮球运动员的运动营养的补充[J].科技信息,2009(36):202-202. 被引量:1
-
5李静文.浅析篮球运动员的合理营养摄入[J].科技信息,2012(22):266-266. 被引量:1
-
6江雷.篮球运动员的营养补充[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2):68-69. 被引量:2
-
7郑士.篮球运动员的能量代谢特点及营养补充[J].当代体育科技,2013,3(14):20-20. 被引量:1
-
8卢晓武.探析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膳食营养补充[J].体育风尚,2020(9):234-234. 被引量:2
-
9胡涛.篮球运动中的动量与能量问题研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47(11X):80-81.
二级引证文献33
-
1李恒,李建胜.篮球运动员膳食营养补充[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7(S1):183-185. 被引量:2
-
2赵晓明.现代篮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综述[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84-85. 被引量:6
-
3高凯,郑新刚,张华.现代篮球运动科学化训练方法探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9):53-54. 被引量:10
-
4杨文东.从运动生理学角度谈篮球运动专项弹跳能力训练[J].科技信息,2009(28):279-280. 被引量:1
-
5黄志勇,夏明华.论述高校篮球训练运动生理学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3):157-157. 被引量:2
-
6郑宇宏.浅谈负重训练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影响[J].文学与艺术,2009(9):108-109.
-
7张琳.维生素E与运动能力的关系[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13(4):89-91. 被引量:3
-
8岳强.浅析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运动训练方法[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12):191-191.
-
9赵玲华,时晓梅.现代篮球运动科学化训练方法探析[J].科技信息,2010(12):249-249. 被引量:4
-
10孙欣,孙海波.篮球运动员的膳食营养补充[J].辽宁体育科技,2011,33(5):40-41. 被引量:3
-
1刘刚,朱竹友.游泳间歇训练四要素及其不同组合方式对发展运动员糖酵解系统供能能力的影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2,12(3):36-38. 被引量:1
-
2田宝山,申国卿,何旭初.间歇训练与能量代谢[J].辽宁体育科技,2003,25(5):46-46. 被引量:5
-
3汪海兵,陈敏雄.从生理生化角度分析100m后程跑速下降的原因及对策[J].辽宁体育科技,2009,31(5):21-22.
-
4郭晶,张洪信.如何保持100m跑最高速度时间的训练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5):33-33.
-
5严新江.短跑项目途中跑阶段速度的影响因素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4(17):27-27. 被引量:2
-
6郑观真,韩春远.男子400米运动员专项能力训练的主要方法和手段[J].田径,2009(8):43-45. 被引量:2
-
7符英丽.健身操锻炼效果的生化测评[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14(2):116-117.
-
8钟里琳.如何提高少年100米跑技术[J].中学教学参考,2009(2):138-138.
-
9张铁峰,汤永春.论提高速滑1000米成绩的主要途径[J].冰雪运动,1994,16(3):18-19.
-
10盛怡,郭黎,蒋健.不同训练模式下羽毛球运动员心率和血乳酸的变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4):92-95. 被引量: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