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建立“网络社会工作”的几点设想
被引量:
12
tentative ideas of setting up social work of network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我国的网络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但由于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存在的问题已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影响。而这些问题的解决越来越需要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因此,应将如何建立“网络社会工作”并使之良性运转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认真加以研究。
作者
吴小永
机构地区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1期110-111,共2页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Zhengzhou Municipal Committee
关键词
新时期
网络社会工作
设想
分类号
C916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7
同被引文献
87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39
参考文献
5
1
蓝云曦.
健全社会稳定机制与社会工作教育的介入[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57-60.
被引量:3
2
孙凌寒.
试论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网络介入[J]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3,21(4):21-24.
被引量:4
3
黄少华.
网络时代社会学的理论重构[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4(3):30-34.
被引量:25
4
邓伟志,范建伟,施蔷生.
关于建立中国网络社会学的问题[J]
.江海学刊,2001(4):17-24.
被引量:11
5
戚攻.
网络社会──社会学研究的新课题[J]
.探索,2000(3):87-89.
被引量:40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陈立辉.
互联网与社会组织模式重塑:一场正在进行的深刻社会变迁[J]
.社会学研究,1998(6):13-30.
被引量:39
2
.[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2004(10).
3
J.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88.
4
B斯马特.后现代性与社会学[J].国外社会学,1997,(3).
5
A.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14.
6
Leiner, Barry. A Brief History of Internet[J/OL]. http://www.isoc.org/internet history.
7
Benedikt, M. Cyberspacc: some proposals[A]. Cyberspace: First Steps[C].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1994. 123.
8
谢俊贵.卡斯特尔网络社会理论述评[J/OL).http://www3.rongshu.com/publish/readArticle.asp? id=8337.
9
W.J.赛佛林,J.W.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74.
10
J.F.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M].北京:三联书店,1997.26.
共引文献
67
1
刘朝晖.
对失恋大学生异常心理的疏导与调适[J]
.教育与现代化,2008(2):55-59.
被引量:6
2
杨丽贞.
刍议网络经济时代的青年教育[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4):99-100.
3
李志宏.
网络社区中的青年文化表征[J]
.社会,2004,24(7):61-62.
被引量:3
4
桑业明.
数字化时代的思维方式[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6(4):69-71.
被引量:6
5
黄少华,韩瑞霞.
BBS研究现状:一个社会学元分析[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1):72-75.
被引量:4
6
李志宏.
网络社区中青年文化的表现征象[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1):77-80.
被引量:1
7
王海明,韩瑞霞.
国内BBS研究现状述评[J]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4):25-29.
被引量:13
8
邓俐伽.
社会控制的新挑战:国际互联网[J]
.社会,2001,21(10):54-55.
被引量:3
9
黄利会.
网络社会的结构功能主义分析[J]
.经济师,2005(7):239-239.
被引量:1
10
高培文.
电脑网络的两面性[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6):74-7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87
1
胡莹.
数字社会工作的概念、发展与青年社会工作者面临的伦理挑战[J]
.当代青年研究,2022(5):119-128.
被引量:9
2
齐爱军,齐琳珲.
引“声音/发声”入媒介社会学——尼克·库尔德利“声音/发声”观及其理论意义[J]
.国际新闻界,2021,43(8):164-176.
被引量:6
3
李红专.
当代西方社会理论的实践论转向——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深度审视[J]
.哲学动态,2004(11):7-13.
被引量:31
4
李远贵.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05(3):27-28.
被引量:3
5
张云鹏.
试论吉登斯结构化理论[J]
.社会科学战线,2005(4):274-277.
被引量:49
6
周裕琼.
网络世界中的意见领袖——以强国论坛“十大网友”为例[J]
.当代传播,2006(3):49-51.
被引量:31
7
何雪松.
叙事治疗:社会工作实践的新范式[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3):7-11.
被引量:35
8
揭萍,熊美保.
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防范[J]
.江西社会科学,2007,27(9):238-242.
被引量:122
9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10
郝佳.网络社会工作浅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引证文献
12
1
卢云龙子,李耀华,李铭宇.
媒介实践、介入局限与数字社会工作的实务优化路径[J]
.社会福利,2023(11):27-36.
2
黄泽炀.
网络社会工作的可行性分析[J]
.青年与社会(下),2013(12):301-301.
3
赵万林.
网络社会工作:概念、内涵与发展路径[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6,35(1):110-114.
被引量:12
4
张秋梅.
互联网时代下我国社会工作的推进策略[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6,34(5):137-140.
被引量:5
5
朱志伟.
互联网+社工:社会工作结构性关系的三重塑造[J]
.长白学刊,2017(5):136-142.
被引量:17
6
张军,方锐.
网络化时代的社会工作发展转向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2017,17(5):42-48.
被引量:11
7
田晓荷.
网络意见领袖参与社会工作的可能性探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8):155-156.
8
陈晓型.
互联网在社会工作服务中的应用探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2018,18(3):43-50.
被引量:10
9
曹迪,李玉荣.
“互联网+小组社会工作”的实践研究——以“在线学习成长记”网络小组工作为例[J]
.无线互联科技,2022,19(2):163-168.
被引量:2
10
李元来.
网络社会工作与虚拟社会治理创新:内涵、功效及原则[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2,38(4):67-7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9
1
卢云龙子,李耀华,李铭宇.
媒介实践、介入局限与数字社会工作的实务优化路径[J]
.社会福利,2023(11):27-36.
2
陈丽金.
应急情境下“互联网+社会组织”治理的困境及纾解[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24):224-225.
3
韩建军.
互联网促进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方式发展的研究[J]
.山东青年,2019,0(2):110-110.
4
张军,方锐.
网络化时代的社会工作发展转向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2017,17(5):42-48.
被引量:11
5
韩璐.
“互联网+”环境下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应对策略[J]
.泰山学院学报,2017,39(5):127-130.
被引量:3
6
徐华,万雯霞.
智能化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的创新与挑战[J]
.中国社会工作,2017,0(31):28-30.
被引量:3
7
陈晓型.
互联网在社会工作服务中的应用探析[J]
.社会工作与管理,2018,18(3):43-50.
被引量:10
8
赵万林,张洪英.
互联网+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实践与伦理议题[J]
.社会工作与管理,2017,17(2):26-31.
被引量:12
9
张丹.
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推进策略探讨[J]
.时代教育,2017,0(7):34-34.
10
蔺帆,汤继平.
“互联网+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体系构建初探[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26(6):13-16.
被引量:1
1
朱忠祥.
中国人口老龄化及其对策[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1):90-91.
被引量:4
2
饶水林.
论社会学的基本规律[J]
.科教文汇,2007(08Z):170-172.
3
方明.
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应有正确认识[J]
.甘肃社会科学,1992(6):117-117.
4
沈超.
网络社会工作的可行性研究[J]
.魅力中国,2014(8):272-272.
5
熊光清.
建立网络公共事件应对机制[J]
.中国广播,2013(10):95-95.
6
宫春子.
关于建立网络统计学若干问题的探讨[J]
.统计与决策,2002,18(2):6-6.
7
曾婧.
高校图书馆建立网络知识服务互动平台的构想[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8(24):93-95.
8
周发强.
我国电子政务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J]
.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6,9(9):89-90.
被引量:5
9
如何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农村社区建设[J]
.乡镇论坛,2008(20):8-8.
10
葛小寒.
再论生育文化的内涵[J]
.人口与计划生育,2000(6):14-16.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