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非形式逻辑与法律论证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自20世纪70年代非形式逻辑兴起之后,作为逻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非形式逻辑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它主要研究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的论证。非形式逻辑的发展扩展到法律领域,引起了以法律论证为主要方法的转向。
作者
张美玲
机构地区
云南省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传承》
2012年第6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非形式逻辑
论证
法律论证
法律论证评价
分类号
D90-051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武宏志,刘春杰.
“非形式逻辑”的概念及其义理[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6):51-55.
被引量:11
2
罗仕国.
逻辑观的嬗变与非形式逻辑的出现[J]
.学术论坛,2007,30(5):50-53.
被引量:4
3
武宏志;刘春杰.批判性思维--以论证逻辑为工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4
Douglas N.Walton;唐凌云.非形式逻辑方法和法律论证[M],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ic Publishing House2007.
5
焦宝乾.
当代法律方法论的转型——从司法三段论到法律论证[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10(1):97-103.
被引量:39
二级参考文献
54
1
郭贵春.
哈贝马斯的规范语用学[J]
.哲学研究,2001(5):36-43.
被引量:17
2
舒国滢.
战后德国法哲学的发展路向[J]
.比较法研究,1995,9(4):337-355.
被引量:100
3
武宏志,丁煌.
非形式逻辑论[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4(3):3-8.
被引量:2
4
[美]欧内斯特·内格尔.《科学的结构》[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5
郑戈.《法律解释的社会构造》[A].梁治平主编.《法律解释问题》[C].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85页以下.
6
[德]阿图尔·考夫曼 温弗里德·哈斯默尔.《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05页.
7
[美]波斯纳 李国庆译.《法律与文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7-401页.
8
[德]汉斯·普维庭著 吴越译.《现代证明责任问题》[M].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75页,第224页.
9
颜厥安.《法与实践理性》[M].(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250-251页.
10
[奥]凯尔森 沈宗灵译.《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序言第Ⅱ页,第11页.
共引文献
49
1
周林.
智能论证的方法论基础及逻辑证成[J]
.法律方法,2020,26(1):133-149.
被引量:3
2
焦宝乾,陈金钊.
法律方法论学科意识的觉醒——2007年度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学术报告[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14.
被引量:10
3
邓志伟,伍玉联.
违反强制性规定合同效力的法解释学分析——目的解释与经济分析的双重视角[J]
.人大法律评论,2012(1):130-145.
被引量:5
4
陈金钊,焦宝乾.
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学术报告[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0-22.
被引量:25
5
赵玉增.
司法过程中法律论证的合法性[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17(2):92-95.
6
刘丹丹.
浅析法律论证理论兴起的原因[J]
.法制与社会,2008(30).
7
晋荣东.
论非形式逻辑的现代性特征[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3):11-15.
8
侯学勇.
证明还是论证——兼论二者在法律论证理论中的关系[J]
.东南学术,2007(1):105-112.
被引量:1
9
张世宁.
批判性思维培养与非形式逻辑发展[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2):124-126.
10
谢光辉.
国家体育语言问题新论——“非形式逻辑”的哲学阐释[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9):148-151.
同被引文献
11
1
武宏志,刘春杰.
“非形式逻辑”的概念及其义理[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6):51-55.
被引量:11
2
闵春雷.
证据概念的反思与重构[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9(1):83-87.
被引量:14
3
陈金钊.
法律论证的理论探寻[J]
.东岳论丛,2005,26(1):85-92.
被引量:14
4
罗仕国.
逻辑观的嬗变与非形式逻辑的出现[J]
.学术论坛,2007,30(5):50-53.
被引量:4
5
DouglasN.Walton.非形式逻辑方法和法律论证[J].唐凌云,译.逻辑与认知,2004(4):94-99.
6
J.A.Blair.Relevance, Acceptability and Sufficiency Today[J].Anthropology and Philosophy, 2007(8):1-2.
7
张继成.
可能生活的证成与接受--司法判决可接受性的规范研究[J]
.法学研究,2008,30(5):3-22.
被引量:53
8
罗纳德·J·艾伦(著),张月波,张保生(校).
证据与推论——兼论概率与似真性(英文)[J]
.证据科学,2011,19(1):113-126.
被引量:18
9
何家弘.
刑事错判证明标准的名案解析[J]
.中国法学,2012(1):159-174.
被引量:35
10
唐世齐,焦俊峰.
法定证据概念的误区:基于似真性证据理论的批判[J]
.求索,2012(1):143-145.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何方宁,胡鑫.
试论似真证据及其在刑事判决中的语用价值——以聂树斌案为例[J]
.商情,2013(34):184-185.
2
刘步青.
法律论证的非形式逻辑评价标准探析[J]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5,33(6):80-8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文颖丰.
试论当前我国法律逻辑中两种不同的逻辑观[J]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7,0(8):210-211.
1
张晓婷.
浅议法律逻辑学的研究方向[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25):1-2.
被引量:1
2
鲁丽丽.
形式与非形式逻辑——论法律逻辑之定位[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13,12(5):116-117.
3
孔红.
法律逻辑的研究工具与对象[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S1):268-273.
被引量:3
4
纵博,杨春洪.
论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的论证图表分析方法[J]
.法律方法,2013,19(1):392-406.
被引量:3
5
郭新杰,葛宇宁.
试论法律逻辑的品质[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24(4):26-28.
被引量:3
6
张晓光.
非形式逻辑框架下的法律逻辑研究[J]
.社会科学,2010(12):128-132.
被引量:6
7
陈伟功.
第23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研讨会综述[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30(5):187-192.
8
杨猛宗.
非形式逻辑视野下的法律论证评价标准[J]
.社会科学,2016(10):107-114.
被引量:3
9
葛洪义,徐忠明,於兴中,赵利.
评议人评议[J]
.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2005(1):52-59.
10
闫冰.
非形式逻辑在司法裁判中的运作——以“指导案例17号”为分析样本[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6,31(2):97-102.
传承
201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