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社会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前中国社会思潮具有多元并存、关注现实、复杂多变、相互影响等特点。这些特点影响人们对指导思想、价值观的正确选择以及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建设,要有效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必须客观、辩证地看待社会思潮;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作者
孟雅超
李彦宏
机构地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7-39,共3页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关键词
社会思潮
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分类号
D63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26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7
1
单刚.
当前社会思潮的新特点及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0(9):1-4.
被引量:3
2
时统君.
多样化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问题的思考[J]
.社科纵横,2011,26(4):7-9.
被引量:10
3
解松.
当前主要社会思潮及其影响[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9,11(2):43-46.
被引量:19
4
尹奋勤.
论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影响[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6):47-49.
被引量:15
5
当前我国主要社会思潮的特征及发展变化的原因[J]
.政工研究文摘,2007(4):30-31.
被引量:11
6
李培林.
研究中国当前社会冲突意识的七个发现[J]
.理论参考,2006(5):62-64.
被引量:11
7
赵曜.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透视[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1):36-41.
被引量:80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周伟,吴凤国.
青年大学生与社会思潮[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50-51.
被引量:6
2
唐哲.
论大学生如何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
.中国教师,2008(S1):19-20.
被引量:4
3
解松.
当前主要社会思潮及其影响[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9,11(2):43-46.
被引量:19
4
张乃刚,卢进丽.
社会思潮与青年的关系[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4):23-26.
被引量:2
5
贾九斌.
新时期大学生与社会思潮的双向作用[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2):92-93.
被引量:12
6
张云飞.
试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内涵和建设思路[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3):25-28.
被引量:17
7
彭方来,谢成宇.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
.理论月刊,2007(3):23-25.
被引量:9
8
本刊记者.
社会民主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理论和现状——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徐崇温[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4):10-16.
被引量:7
9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0
[2][英]戴维·米勒.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2)[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共引文献
126
1
常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中的社会思潮辨析引导[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3,9(6):92-100.
2
赵慧.
浅议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J]
.学理论,2009(13):25-26.
被引量:1
3
刘勇波,徐传武.
当代社会思潮的特殊性及其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S2):166-167.
被引量:2
4
陈文津.
略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
.金融教育研究,2008,22(S1):69-71.
被引量:5
5
李凡.
社会思潮对当代青年信仰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3,15(6):35-38.
被引量:2
6
张文.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信仰的影响及对策[J]
.红河学院学报,2014,12(6):96-98.
被引量:4
7
殷玉平.
重视对社会思潮的引导与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73-78.
被引量:5
8
陆岩,成方哲.
刍议当代社会思潮与校园文化的相互影响[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22(1):9-10.
被引量:17
9
刘金芝.
多样化社会思潮对大众社会心理的影响[J]
.现代企业教育,2007(02X):55-56.
被引量:2
10
张耀灿,杨静.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着力点[J]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7(10):9-13.
被引量:22
同被引文献
32
1
陈克,阎静,金丽馥,王军.
关于“两课”教育中实施主体性教育的思考[J]
.高校教育管理,2003(3):34-38.
被引量:4
2
李志文,韩晓玲.
自媒体时代完善互联网舆论引导体系论析[J]
.理论学刊,2013(8):79-82.
被引量:5
3
王岩,杜锐.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N].光明日报,2011-05-09(11).
4
李建华.分层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3-1-26(11).
5
戴木才,彭隆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2-12-8.
6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8-21.
7
鲁炜.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N].人民日报,2013-09-17(16).
8
李宝善.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N].人民日报,2013-09-12.
9
李从军.牢牢掌握舆论工作主动权[N].人民日报,2013-9-4.
10
沈逸.新媒体环境中的主流价值观塑造[N].文汇报,2013-09-02.
引证文献
2
1
欧阳爱权.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旨趣下的“两课”教学互动性探析[J]
.大学教育,2013(22):134-136.
2
王永贵.
关于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重大问题研究的进展与思考[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0(4):5-9.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张洁,陈青.
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要求[J]
.文教资料,2015(31):74-76.
2
周扬,刘俊亚.
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工作新进展研究述评[J]
.理论观察,2016(2):5-10.
被引量:2
3
庄严.
互联网时代加强领导干部意识形态教育的思考[J]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7,19(2):55-60.
被引量:1
4
余守萍.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3):70-74.
被引量:2
5
揭晓.
论习近平的意识形态传播观及其特征[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4):32-36.
被引量:5
6
徐萍,吉孟佳.
论《井冈山的斗争》中的意识形态话语建设[J]
.青年与社会,2020,0(10):266-268.
7
王延隆,范宏民.
增强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7(6):155-160.
被引量:3
8
张渤.
网络空间社会意识形态凝聚力探索[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3):67-69.
1
杜丽红.
论法治与德治的辩证统一关系[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2(4):69-71.
2
何祥林.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新概括、新境界[J]
.湖北宣传,2006(4):9-10.
3
李建军.
树立荣辱观 牢记“十莫为”[J]
.社会主义论坛,2006(7):29-30.
4
刘强,邹菊如.
从时代发展看青少年的荣辱观教育[J]
.九江学院学报,2008,27(1):119-121.
5
李东东.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J]
.求是,2006(17):56-58.
6
刘蕊.
领导干部要带头明是非 知荣辱[J]
.政工研究动态,2006,0(18):43-43.
7
侯远长.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J]
.宁夏党校学报,2006,8(4):28-31.
8
曲星.
胡锦涛提出社会主义道德观:八荣八耻[J]
.党史文汇,2006(4):52-52.
9
许圣元.
“八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道德观的丰富和发展[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6):17-18.
10
张红梅,韩慧丽.
注重加强职业道德建设[J]
.学理论,2004(8):17-17.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 第S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