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7-97,共21页
The Chinese Journal of American Studies
同被引文献109
-
1徐锡祥,吾文泉.论《欲望号街车》中的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J].外国文学研究,1999,21(3):95-98. 被引量:27
-
2刘国枝.南方淑女情结与“百舌鸟之死”[J].外国文学研究,1999,21(1):95-98. 被引量:13
-
3肖明翰.福克纳与美国南方[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5(3):50-58. 被引量:26
-
4刘爱英.从淑女到魔鬼——试从社会学批评角度看《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悲剧意义[J].外国语文,1998,23(2):34-37. 被引量:71
-
5肖明翰.矛盾与困惑:福克纳对黑人形象的塑造[J].外国文学评论,1992(4):40-47. 被引量:10
-
6汪义群.试论田纳西·威廉斯笔下的南方女性[J].当代外国文学,1991,12(3):151-154. 被引量:14
-
7钱满素.美“国南方淑女”的消亡[J].外国文学评论,1987(3):60-66. 被引量:17
-
8郭宁杕,霍光汉.论美国内战的爆发[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15(2):57-65. 被引量:1
-
9田锡国.关于美国南部重建时期的历史评价问题[J].世界历史,1982(5):10-18. 被引量:3
-
10赵有斌.美国“南方文学”述评[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36-40. 被引量:6
引证文献26
-
1刘永杰.当代美国戏剧的生态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17(1):57-60. 被引量:13
-
2许琛.成长:从反叛传统到寻找自我——波特小说中南方女性成长主题[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18(1):11-13. 被引量:2
-
3黄虚峰.美国南方文艺复兴探源[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30-33.
-
4余小倩,朱振武.《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的死亡哲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1):54-57. 被引量:9
-
5王玉凝.死亡背后的坚守——《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主题探微[J].皖西学院学报,2007,23(3):92-94.
-
6陈曦.“南方神话”的幻灭——试论《欲望号街车》对南方传统价值观的解构[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5):153-156. 被引量:5
-
7吴瑾瑾.罗伯特·潘·沃伦的故土情结与文学创作[J].当代外国文学,2008,29(1):45-50. 被引量:3
-
8丛进,丛鲁丽.美国内战后南方社会变迁之映照——解读《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3):77-80.
-
9韩芳.畸人群像——解读卡森·麦卡勒斯之《伤心咖啡馆之歌》[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1):127-128. 被引量:1
-
10唐梦楠.社会的必然悲剧,一个人的幸福——从“我们”和“爱米丽”两个视角解析《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J].科技信息,2010(16):114-114.
二级引证文献42
-
1刘永杰.当代美国戏剧的生态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17(1):57-60. 被引量:13
-
2程婧.凯瑟琳·安·波特《偷窃》中的女权主义思想[J].文教资料,2008(7):13-14. 被引量:2
-
3张晶.文本中的女人——解读男作家笔下的女性和女作家笔下的自己[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21(4):45-48.
-
4桑俊.《欲望号街车》的悲剧根源探究[J].长城,2011(2):38-39. 被引量:1
-
5郭志艳.20世纪下半叶美国戏剧的生态批评研究[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20):7-8.
-
6慎丹丹.凯瑟琳·安妮·波特短篇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女性主义研究[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8,9(5):51-53. 被引量:2
-
7徐朝.福克纳对南方文明的缅怀和批判——评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7):34-35. 被引量:1
-
8张廷芳.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析福克纳小说《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4):134-135. 被引量:3
-
9陈娟.理想与现实之间——沃伦诗歌中的生态之思[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1):70-74.
-
10杜艳.简·奥斯丁的绿色情怀与女性意识[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3):30-32.
-
1刘敏.《我弥留之际》中的南方情结[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6X):67-68.
-
2赵桂英,冯彦.混乱无序的井然有序——福克纳的叙事艺术赏析[J].文艺争鸣,2012(4):145-147.
-
3张小宁.从《枪打反舌鸟》看美国“南方淑女”的形象演变和衰落[J].芒种,2013(7):152-153.
-
4刘琼,钟布.中美“寻根文学”的比较[J].外国文学研究,1988,10(3):105-109.
-
5王珏.20世纪美国南方女性小说创作主题研究[J].北方文学(中),2013(1):68-69. 被引量:1
-
6王建辉.论威廉·福克纳作品中的女性意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5):106-107. 被引量:1
-
7肖明翰.福克纳与美国南方[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5(3):50-58. 被引量:26
-
8高红霞.美国“南方文艺复兴”文学主题在后现代的断裂与延续[J].青海社会科学,2012(1):193-197.
-
9宋佩.意识流小说的典范——福克纳《喧哗与骚动》赏析[J].作家,2013,0(10X):49-50.
-
10郭爱云.黑暗中透出的希望之光——探析《八月之光》中的人性思想[J].山花(下半月),2013(1):137-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