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20-225,共6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同被引文献28
-
1陈升.论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J].道德与文明,1999(5):29-33. 被引量:29
-
2樊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变革与现代中国的伦理转换[J].学习与探索,1999(2):56-62. 被引量:6
-
3田海平.启蒙道德与契约精神──近代西方社会转型期伦理精神的重建[J].浙江社会科学,1999(1):106-111. 被引量:5
-
4梁禹祥,南敬伟.诠释制度伦理[J].道德与文明,1998(3):20-22. 被引量:28
-
5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J].中国社会科学,1992(5):3-17. 被引量:249
-
6李刚,高静文.市场经济与道德代价[J].哲学研究,1997(3):22-27. 被引量:16
-
7阎云翔,徐大慰.社会转型期助人被讹现象的人类学分析[J].民族学刊,2010,1(2):1-12. 被引量:26
-
8张晓明.中国市场经济的制度整合与伦理道德建设[J].哲学研究,2000(9):15-21. 被引量:29
-
9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前线,2006(11):4-13. 被引量:16
-
10李志荣.网络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新课题——兼评《天涯虚拟社区——互联网上基于文本的社会互动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1):203-204.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8
-
1陈芳字.新形势下师范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探析[J].科教文汇,2010(6):19-19. 被引量:1
-
2唐宁昆.论体育与健康课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育人作用[J].昌吉学院学报,2002(2):64-68.
-
3白晓宁.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探究[J].成才之路,2015,0(1):24-25.
-
4徐涵.刍议微信在大学生人际传播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5(2):151-152. 被引量:2
-
5吴佳妮.大学生朋友圈社交压力的反弹现象分析——基于12位高校大学生的深度访谈[J].今传媒,2017,25(7):77-78. 被引量:1
-
6朱茂磊,赵嘉伟.制度型形式主义:基本类型、主要危害与治理路径[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1(4):25-32. 被引量:2
-
7刘须宽.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21,14(5):91-98.
-
8徐法寅.民众“心中”和“眼中”的腐败——框架阐释理论视角下民众腐败感知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政治学研究,2022(3):49-60. 被引量:5
-
1李若濛.德不孤,必有邻[J].中学生(青春悦读),2016,0(4):55-55.
-
2李先桃.黑格尔哲学:社群主义灵感的源泉——论黑格尔哲学对社群主义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35(4):23-26.
-
3曾广乐.试论科技发展的道德变迁效应[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11):24-27.
-
4杨相安,张敏.略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及其导向[J].天中学刊,1999,14(S1):10-11.
-
5黄楠森.中国哲学20世纪前后50年比较[J].理论前沿,2000(3):8-10. 被引量:1
-
6万事莫贵于义[J].作文之友(初中版),2010(9):16-17.
-
7张乃坚.平凡好人[J].北京纪事,2012(12):24-25.
-
8祝薇.以道德代宗教——论梁漱溟的宗教观[J].学术界,2010(2):162-166. 被引量:4
-
9杨丽.新世纪“人的建设”[J].安徽统一战线,2001(5):46-46.
-
10郗彩红,徐军.关于“形而上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的研究综述[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19(3):122-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