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后现代主义研究综述
被引量:
1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流行于欧美半个世纪的后现代主义思潮进入中国十几年来,由最初的陌生到认识,由简单的否定到真正进入探讨,至今已开始形成一种可观的后现代主义研究的文化势头,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后现代主义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理论渊源、基本内容和理论特征等,进行了学理...
作者
田薇
机构地区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2-45,共4页
Teaching and Research
关键词
现代主义
研究综述
后现代社会
后现代哲学
后工业社会
晚期资本主义
后现代性
西方马克思主义
后现代主义思潮
哲学的终结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5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75
1
王仰飞.
后现代主义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S1):36-37.
被引量:10
2
刘复兴.
后现代教育思维的特征与启示[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4):11-13.
被引量:61
3
李玉梅.
翦伯赞40年代在香港的学术活动所透视的史学观念[J]
.史学理论研究,1999(3):52-66.
被引量:1
4
任红杰.
后现代主义反基础主义的取向[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31-36.
被引量:4
5
彭富春.
走出后现代话语──论博德尔关系构成的思想[J]
.哲学研究,1999(1):45-52.
被引量:11
6
李翔海.
西方后现代转向与中国哲学的当代意义[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78-85.
被引量:9
7
王岳川.
后现代主义思想范式与话语汰变问题[J]
.江汉论坛,1999(6):55-60.
被引量:10
8
蔡拓.
后现代主义评析[J]
.理论与现代化,1999(8):28-30.
被引量:4
9
智河.
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述介[J]
.哲学动态,1992(2):39-42.
被引量:1
10
王宁.
接受与变形:中国当代先锋小说中的后现代性[J]
.中国社会科学,1992(1):137-149.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13
1
李新灵.
后现代主义对人文精神重建的意义[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7(4):50-51.
2
章伟.
解构与重构:后现代公共行政的价值考量[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1):100-109.
被引量:21
3
杨增和.
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在国内的流播述要[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1,17(6):14-18.
4
买买提江,吴楚之.
浅谈“后现代地理学”[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6,27(4):37-44.
被引量:1
5
陈卓.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社会[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5):578-582.
被引量:2
6
曹立新,陈达志.
后现代培训工作的思考[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9(11):5-7.
7
宋保傧.
“人本主义”逻辑的差异——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比较[J]
.北方文学(下),2010(5):94-94.
8
奚晓露.
正确看待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社会的影响[J]
.经济研究导刊,2012(19):237-238.
被引量:1
9
安超.
课程建设的“应然”与“实然”:一个后现代的检视[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8):50-54.
10
李玉梅.
翦伯赞思想的后现代主义色彩[J]
.北大史学,2003(1):299-319.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张富.
后现代公共行政:一个批评性考察[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20(4):132-137.
被引量:4
2
祝建兵,陈娟娟.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3):71-74.
被引量:1
3
陈娟娟,祝建兵.
共时态: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7,9(2):56-59.
被引量:4
4
李好,李建华.
公共行政的伦理危机与忠诚伦理的价值凸显[J]
.学习论坛,2007,23(9):38-41.
被引量:3
5
徐广东.
后现代视阈下的中国公共行政[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3):30-32.
被引量:1
6
刘学燕.
反思与解构:后现代语境下的公共行政[J]
.理论观察,2009(2):36-38.
被引量:1
7
何俊武.
公共行政合法性的解构与重构——基于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分析[J]
.行政与法,2009(10):50-52.
被引量:1
8
唐红超.
后现代思潮下我国政策价值体系的重塑[J]
.学习月刊,2009(22):34-35.
9
何俊武.
后现代公共行政范式引论[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14-118.
被引量:1
10
丁龙.
公共行政合法性的解构与重建——后现代主义的指向[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13(6):8-12.
被引量:2
1
徐辉富.
后现代社会的教育构想[J]
.教育现代化,1996(5):4-4.
2
杨连生,梁海.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人文教育[J]
.中国大学教学,2005(2):15-18.
被引量:6
3
孔令新.
论教育哲学的终结或一种转向[J]
.复旦教育论坛,2012,10(1):39-44.
被引量:5
4
孙茂华,董晓波.
从“主体间性”看对话中的师生关系[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1(12):70-71.
被引量:1
5
贾薇薇,吕达.
后现代哲学与士官课堂教学创新[J]
.新课程(下),2012(12):125-125.
6
丁玮.
知识管理视角下教师隐性知识的叙事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08,28(7):35-37.
7
李茹莹,曹辉.
教育“碎片化”背景下家长、学校和国家的责任担当[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1(12):1-4.
被引量:1
8
王卫华.
教学实践中的知识观[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5):4-6.
被引量:2
9
程敏.
高校课程改革中的后现代主义印记[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11):62-64.
10
孙全民.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及对当代中国的启示[J]
.文教资料,2008(16):76-78.
教学与研究
199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