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对什么是传统进行了辨析。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5期47-50,共4页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共引文献13
-
1强乃舍.传统问题三论[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46-51.
-
2洪建设,曾盛聪.圆:一种解读传统基层行政体制特质的新范式[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3):91-95. 被引量:2
-
3梅红.从《读者》看代际关系中的权威转换与中国孝文化的嬗变[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0(2):99-102.
-
4于伟,李姗姗.教育理论本土化的三个前提性问题[J].教育研究,2010,31(4):17-24. 被引量:17
-
5谭宏燕.刍议反传统及传统的再读与重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谈起[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278-279.
-
6刘瑾.“传统”概念之厘定及其对民族音乐发展的启示[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3):93-96. 被引量:2
-
7付小莉.围绕“道家主干说”争论的述与评[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13(1):60-65. 被引量:1
-
8刘国勇,刘艳绒.关于日语“伝統”一词的研究——以现代日本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为分析对象[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3):259-262. 被引量:1
-
9翟东伟.刍议中国民艺传统的"创造性转化"[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3(2):170-171.
-
10杨二龙.探讨中国山水画中的“隐逸人格精神”[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3(5):171-172.
同被引文献19
-
1余平.论传统的本体论维度[J].哲学研究,1993(1):20-25. 被引量:14
-
2T.胡森,T.N.波斯尔斯韦特.教育大百科全书(教育研究方法卷)[C].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242.
-
3埃德加·莫兰.方法:自然之天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1.
-
4李泽厚著.《历史本体论·己卵五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9页.
-
5Kemmis S, McTaggart R. The Action Research Reader,3rd edn. Deakin University Press,Geelong, 1988.
-
6米歇尔·福柯 刘北成 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
7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
8奥康纳.教育理论是什么?[A].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484.
-
9华勒斯坦等著:《学科·知识·权力》,刘建芝等编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
10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二级引证文献20
-
1李晓燕,黎志飞.基于问题的本体论英语教学法刍议[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9):181-182.
-
2王彦明.本土的抑或本土化的——我国教学理论研究的路径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10,30(22):39-45. 被引量:12
-
3本刊编辑部.2010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J].教育研究,2011,32(2):4-14. 被引量:5
-
4戴军,戴淑艳.试论我国“教育本土化”研究演进的话语谱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89-193. 被引量:3
-
5张东,李森.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然困境与应然向度[J].教师教育研究,2011,23(5):37-42. 被引量:30
-
6李姗姗.方法论视阈下的教育之人性基础解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1):32-34.
-
7张丽,郑家福.实施对话教学的两个前提性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12,32(5):3-5. 被引量:2
-
8曾茂林.从中国教育知识到教育学的创生逻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2):3-7. 被引量:1
-
9唐之斌.孔子人的分类思想的教育意义[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4):84-89. 被引量:1
-
10雷晓云.论全球化背景下课程理论的本土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9):42-47. 被引量:6
-
1王维杰.非理性因素的生成机理及其对实践主体的影响[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1(1):16-18. 被引量:1
-
2金焕民.产品、商品与品牌系列解读品牌之七:强大品牌生成机理[J].销售与市场,2012(23):96-98.
-
3楊澤波.孟子道德之樂生成機理探微——牟宗三以存有論解說道德幸福質疑[J].国学学刊,2014(3):19-24.
-
4拍拍脑门计上心来[J].企业研究,2003(10S):79-79.
-
5王元.毛泽东神格化个人崇拜的生成机理及反思——一种文化心理学视角[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27(5):20-23.
-
6李鹏飞.道德存在的发现及其生成机理[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6,7(1):88-90.
-
7陶佳.形上与形下:韩非之法的老子渊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30(11):59-63.
-
8钟文圣,程岩.汉娜·阿伦特行动理论及其政治意蕴[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34(2):9-14. 被引量:1
-
9强昌文,马新福.契约伦理价值与权利走向[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11(3):10-16. 被引量:2
-
10王四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性论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6,32(1):42-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