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20-22,共3页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35
-
1李旭.县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1):64-68. 被引量:4
-
2李植斌.城市问题与城市持续发展[J].现代城市研究,1997,12(4):8-11. 被引量:8
-
3杨世洪.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J].长江论坛,1998(5):22-24. 被引量:2
-
4欧阳志云,王如松.生态规划的回顾与展望[J].自然资源学报,1995,10(3):203-215. 被引量:114
-
5帅江平.试论城市的持续生长──以东南沿海地区为例[J].城市规划,1995,19(5):14-17. 被引量:7
-
6彭再德,邬万里.城市更新与城市持续发展──兼论21世纪上海城市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城市规划汇刊,1995(5):56-61. 被引量:7
-
7史作民,陈涛.城市化及其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1996,15(1):35-41. 被引量:50
-
8林秋华.可持续城市与环境[J].国外城市规划,1997(1):2-8. 被引量:17
-
9黄耀志.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观[J].国外城市规划,1997(1):9-15. 被引量:8
-
10屠梅曾.生态城市:城市发展的大趋势[N].经济日报,1999-04-08.
二级引证文献9
-
1何荣新.试论旧城区改造的可持续发展[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4,15(3):42-44. 被引量:1
-
2刘扬,陈劭锋.江西省统筹低碳城乡一体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2):180-187. 被引量:1
-
3王俊.拥挤效应、经济增长与城市规模[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12(1):46-52. 被引量:1
-
4王俊,李佐军.拥挤效应、经济增长与最优城市规模[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7):45-51. 被引量:47
-
5郭荣茂,廖心宇.生态环境视域下的海绵型城市建设研究——以福建省厦门市为例[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5,17(5):76-81. 被引量:3
-
6李金涛,刘圆圆.大学校园规划之中使用海绵城市的概念[J].城市建筑,2016,0(9):21-21. 被引量:7
-
7万庆,吴传清.六大视角下最优城市规模研究进展与展望[J].区域经济评论,2017(1):107-114. 被引量:3
-
8程莉,张雅文,文传浩.重庆市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6,36(3):56-58. 被引量:1
-
9洪竞科,张天翼.时空分异视角下工业污染影响机制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21,40(5):89-98. 被引量:2
-
1左右.“三分钱工程”的启示[J].江淮,2006,0(7):51-51.
-
2环境保护大事记(2004年)(9月1日~9月30日)[J].环境经济,2004(B11).
-
3刘俊华.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势在必行[J].大众科技,2005,7(3):83-84. 被引量:3
-
4李泽民.绿色有价[J].政策,2003(4):47-47.
-
5苏北.中国GDP正从“黑色”走向“绿色”[J].时代金融,2005(8):22-24.
-
6认识地球,善待地球,从我做起[J].环境科技,2014,27(2):17-17.
-
7会自动消失的“垃圾”[J].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07(2):42-42.
-
8赵越,於方,王金南,曹东.水污染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与结果分析[J].环境保护,2007,35(05A):23-25. 被引量:8
-
9高敏雪,王金南.中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的初步设计[J].环境经济,2004(9):27-33. 被引量:6
-
10吴继新.形形色色的创造思维(十) 一次性饭盒——吃了它[J].浙江工艺美术,2003,29(2):4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