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先秦汉语句尾语气词的组合及组合层次
被引量:
1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先秦汉语句尾语气词的连用引人注目。《马氏文通》(1898)就已作过初步分析。现在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句尾语气词连用可以表达句子的复杂语气,连用后的语气词分别承担了各自语气表达的作用,不过语气的重点一般都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王力1962)。这种说法基本符合句尾语气词连用的表意功用。但先秦汉语中语气词连用的语法位序如何。
作者
朱承平
机构地区
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99-303,共5页
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关键词
语气词连用
疑问语气词
陈述语气
句尾语气词
先秦汉语
组合层次
语气表达
组合规律
先秦典籍
吕氏春秋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7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87
1
杨永龙.
先秦汉语语气词同现的结构层次[J]
.古汉语研究,2000(4):23-29.
被引量:11
2
李天虹.
郭店楚简与传世文献互徵七则[J]
.江汉考古,2000(3):82-85.
被引量:8
3
冯胜利.
“写毛笔”与韵律促发的动词并入[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1):25-31.
被引量:71
4
郭小武.
“了、呢、的”变韵说——兼论语气助词、叹词、象声词的强弱两套发音类型[J]
.中国语文,2000(4):349-362.
被引量:33
5
袁毓林.
定语顺序的认知解释及其理论蕴涵[J]
.中国社会科学,1999(2):185-201.
被引量:102
6
尹世超.
说语气词“哈”和“哈”字句[J]
.方言,1999,21(2):95-103.
被引量:40
7
汪国胜.
湖北方言的“在”和“在里”[J]
.方言,1999,21(2):104-111.
被引量:45
8
李讷,安珊笛,张伯江.
从话语角度论证语气词“的”[J]
.中国语文,1998(2):93-102.
被引量:115
9
左思民.
现代汉语中“体”的研究——兼及体研究的类型学意义[J]
.语文研究,1999(1):10-21.
被引量:21
10
罗元诰.
谈谈“何为”的拆置与“为”的虚化[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11(4):57-6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2
1
梁银峰.
语气词“也”在近代汉语的蜕变——基于言语互动的视角[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3(1):128-145.
2
杨永龙.
先秦汉语语气词同现的结构层次[J]
.古汉语研究,2000(4):23-29.
被引量:11
3
李宗江.
试论古汉语语气词“已”的来源[J]
.中国语文,2005(2):139-145.
被引量:14
4
时兵,白兆麟.
从合助助词再论古汉语语气助词的功能[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5):62-66.
被引量:2
5
张志华.
湖北罗田方言的体标记连用格式[J]
.方言,2014,36(3):261-269.
被引量:4
6
王珏,毕燕娟.
语气词句末迭用顺序研究[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8(1):89-100.
被引量:13
7
梁银峰.
重论古汉语语气词“已”的语法意义和形成途径[J]
.语文研究,2018(3):22-30.
被引量:4
8
程文文.
对语气词“已”的再认识[J]
.古汉语研究,2020(3):65-78.
9
陈梦兮.
再议安大简《诗经》的语气词“氏”[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21,42(6):119-124.
10
蔡一峰.
郭店简《六德》“多”字读法辨议[J]
.出土文献,2023(1):71-78.
二级引证文献
45
1
梁银峰.
语气词“也”在近代汉语的蜕变——基于言语互动的视角[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3(1):128-145.
2
梁银峰.
对话语境与祈使语气词"罢(吧)"的产生[J]
.汉语史学报,2023(1):67-81.
3
张萍.
《论语》疑问句的辨别和句法结构例析[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24(1):85-90.
被引量:1
4
郭心竹.
《论语》语气词研究[J]
.文学界(理论版),2010(4):88-89.
被引量:1
5
徐前师.
《论语》语气词异文比较研究[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3):113-120.
被引量:1
6
周鹏.
大盂鼎铭文“已”字辨析[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4):110-113.
被引量:1
7
高迎泽,张瑾.
“攻乎异端”解[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99-102.
被引量:2
8
张艺娇.
《诗经》疑问句尾语气词研究[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3(11):35-36.
9
何伟,张娇.
《论语》疑难章句的语内翻译模式[J]
.外语教学,2013,34(6):95-98.
被引量:4
10
刘利,李小军.
汉语语气词历时演变的几个特点[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49-56.
被引量:7
1
冯玉.
《孟子》中连用的句尾语气词[J]
.甘肃高师学报,2006,11(6):8-12.
被引量:2
2
刘晖.
浅谈由语义关系不同引起的歧义现象[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9(4):40-42.
3
周国平.
新灵壮语的单音节句尾语气词[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S1):250-253.
被引量:1
4
李文静.
《元刊杂剧三十种》以语气词为标记的祈使句研究[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5,0(4):37-38.
5
杨永龙.
先秦汉语语气词同现的结构层次[J]
.古汉语研究,2000(4):23-29.
被引量:11
6
仇俊琴.
浅谈语法中的歧义现象[J]
.语文月刊,1999,0(6):15-15.
7
杨永龙.
也说“而已者也”不可连读[J]
.中国语文,2001(3):278-279.
8
沈丹蕾.
《五灯会元》的句尾语气词“也”[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9(4):595-599.
被引量:1
9
杨尚贵.
虚词“者”字的句尾语气词用法及其形成过程[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6):66-68.
10
张宝胜.
也说“了_2”的行、知、言三域[J]
.中国语文,2011(5):427-429.
被引量:13
中国语文
199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