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学术界》
CSSCI
1997年第3期93-96,18,共5页
Academics
同被引文献85
-
1刘国峰,银小芹.浅析武术套路中的美学因素[J].搏击(武术科学),2005,2(9):16-18. 被引量:2
-
2赵铃.民族文化是武术美学思想的沃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S2):296-298. 被引量:9
-
3薛富兴.关于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体系[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2):31-35. 被引量:5
-
4杜寒风.深化电影美学与电影批评理论建设──“迈向21世纪电影美学研讨会”综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0,25(4):121-123. 被引量:2
-
5曾祖荫,来非时.关于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的构想[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8(1):98-105. 被引量:5
-
6皮朝纲.关于禅宗美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与理论范式的思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3):45-53. 被引量:18
-
7毛宣国.宗白华的意境理论及启示[J].求索,1998(3):94-98. 被引量:16
-
8王建疆.庄子修养美学的范畴及其影响——中国古代修养美学论纲之二[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4(6):35-39. 被引量:1
-
9张永祎.论意境的美学特征[J].天津社会科学,1986(1):71-76. 被引量:2
-
10刘纲纪.中西美学比较方法论的几个问题[J].文艺研究,1985(1):9-12. 被引量:8
引证文献18
-
1赵建军.中国艺术范畴“韵”源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4):104-107. 被引量:10
-
2林东坡.论二胡演奏艺术中的“气”[J].艺术百家,2007,23(A02):135-138. 被引量:2
-
3江澹曦.论古筝音乐语言的语气表达[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1):143-146. 被引量:7
-
4王震.大管颤音对中国作品中韵文化的诠释[J].艺术教育,2011(5):86-87. 被引量:1
-
5佟宇.试论古筝音乐美学的发展[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6):6-7. 被引量:4
-
6郑世明,刁生虎.论气韵与中国影视的美学品格[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10):125-127. 被引量:1
-
7宋薇.浅析刘德海琵琶艺术左手新技术演奏法[J].学园,2013(20):63-64. 被引量:2
-
8许育燕.浅议古筝演奏与气韵美学的辩证关系[J].乐器,2014(2):42-44. 被引量:5
-
9王琴.当代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9(1):18-28. 被引量:8
-
10张吟.三部当代筝乐作品定弦比较分析——以《醉莲赋》《祀》《汝色》为例[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13):145-14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46
-
1牟娟.25年来中国大陆中国美学史研究综述[J].南平师专学报,2007,26(1):76-82. 被引量:2
-
2邓心强.近30年“虚实”范畴研究述评[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3):95-101. 被引量:3
-
3曹英,陈玮.武术套路演练的美学特征[J].科技信息,2008(22):188-188. 被引量:3
-
4邓心强.古代文论中“虚实”范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7(1):114-117.
-
5曹英.武术套路演练的美学特征[J].搏击(武术科学),2004,1(2):54-57. 被引量:1
-
6张晓刚.徐渭的“本色”艺术论[J].艺术百家,2010,26(4):126-131. 被引量:1
-
7任衣伟,杨京玲.裴石民紫砂艺术之成因[J].艺术百家,2010,26(4):243-245. 被引量:1
-
8阮宾.滋育在襄阳文化中的“米氏云山”艺术[J].艺术百家,2010,26(5):214-216. 被引量:1
-
9朱琰.褶皱工艺在服装教学中的意义[J].艺术百家,2010,26(6):253-254. 被引量:5
-
10于永森.古代美学研究30年[J].滨州学院学报,2011,27(1):51-53.
-
1周俊博,吕红星.从“三美”角度对比分析《春晓》的四种英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1):223-224. 被引量:3
-
2袁行霈.论意境[J].文学评论,1980(4):134-142. 被引量:28
-
3王业萍.陶渊明诗中菊意象的象征意义及其文化影响[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2):212-213. 被引量:2
-
4张叶露.浅谈山水画的笔墨与境界[J].时代文学,2009(18):221-221.
-
5李英.略论欧阳修诗文的艺术成就[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2):127-128. 被引量:1
-
6张袁.“意境”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发展演变[J].文学界(理论版),2011(4):131-131.
-
7程良友.王国维“意境说”中“意”与“境”融合的三种方式[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24(2):18-21. 被引量:1
-
8徐孝先.论“意”与“境”的交融[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4(3):166-168. 被引量:3
-
9罗子云.从“话青海”到“唱青海”的心路历程——试论滕晓天先生的“花儿”情结与学术成果[J].群文天地,2011(5):12-14. 被引量:1
-
10紫云.从“话青海”到“唱青海”的心路历程——试论滕晓天先生的“花儿”情结与学术成果[J].群文天地,2009(1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