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科学与社会》
1999年第1期34-39,共6页
Science and Society
同被引文献80
-
1厉玉昇,翁永辉,陈怀亮,董官臣,邹春辉,张雪芬.黄淮平原农业干旱预警系统研究[J].气象科技,2005,33(S1):151-155. 被引量:7
-
2杨志清.21世纪水资源展望[J].水资源保护,2004,20(4):66-68. 被引量:37
-
3王馥棠.气候变暖与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J].科学与社会,1999(1):40-44. 被引量:6
-
4成凤皋.试论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战略[J].南方人口,1998,13(3):6-10. 被引量:2
-
5夏军,程书波,郝秀平,夏瑞,刘晓洁.Potential Impacts and Challenges of Climate Change on Water Quality and Ecosystem:Case Studies in Representative Rivers in China[J].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10,1(1):31-35. 被引量:8
-
6顾延生,李贶家,秦养民,祁士华,葛继稳,李伟.历史时期以来人类活动与江汉湖群生态环境演变[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38(S1):133-144. 被引量:15
-
7张宇.水热变化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模拟试验[J].气象,1993,19(7):19-22. 被引量:5
-
8李淑华.气候变暖对病虫害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中国农业气象,1993,14(1):41-43. 被引量:37
-
9张厚瑄.水稻气候生产力对气候变暖的响应问题的模拟计算[J].中国农业气象,1993,14(1):35-40. 被引量:8
-
10高素华,王春乙.CO_2对冬小麦和大豆籽粒成分的影响[J].环境科学,1994,15(5):65-66.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6
-
1彭珂珊.中国人口、土地、灾害问题与持续发展[J].生态经济,2000,16(5):1-4. 被引量:12
-
2彭珂珊.世纪之交中国人口、土地、灾害问题与持续发展[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0,14(4):12-16.
-
3刘静,左其亭.环境变化对人水系统影响的关键问题探讨[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5,13(6):1218-1224. 被引量:4
-
4杨恒山,李华,李红,翟祥.我国气候变化及其农业影响研究综述[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0,10(1):72-77. 被引量:8
-
5韩宝山,韩寒.淇县近50年气温变化特征及其趋势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6(22):294-296.
-
6彭珂珊.世纪之交中国人口、土地、灾害问题与持续发展[J].怀化师专学报,2001,20(1):25-3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5
-
1石辉,彭可珊.我国的水资源问题与可持续利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6):25-27. 被引量:26
-
2楚永生,初丽霞.论循环经济理论对农业发展的适用性及制度构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3):199-202. 被引量:31
-
3初丽霞,楚永生,叶春和.论循环经济理论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适用性意义[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0(3):72-74. 被引量:7
-
4宋红蕊.商品条码的识别[J].中国品牌与防伪,2006(3):76-77. 被引量:1
-
5提升门急诊综合满意度[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6,13(3):43-46.
-
6刘荣茂,邱敏.我国农业自然灾害与农业政策性保险[J].灾害学,2007,22(3):109-113. 被引量:12
-
7臧良运.提高人口素质,建设节约型新农村——以黑龙江省为例[J].调研世界,2007(10):45-46.
-
8孙芳,林而达,武艳娟.宁夏气候变化及其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4):465-471. 被引量:54
-
9宁金花,申双和.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09(12):251-254. 被引量:31
-
10周曙东,周文魁,朱红根,王传星,王艳.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34-39. 被引量:115
-
1英文摘要[J].地球环境学报,2011,2(1):307-330.
-
2邢祝国,唐赛.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国家技术思想的影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30-32.
-
3我国已与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J].党员干部之友,2004(6):4-4.
-
4王卫明,陈娇.《南方周末》灾害报道的特色[J].青年记者,2012(18):22-23.
-
5王丰年.生态文化的理论和实践——读《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4(11):71-71.
-
6第五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J].中国粉体技术,2008,14(3):19-19.
-
7崔晓明,常丰田,祁爱萍.环境污染与档案保护[J].莱钢科技,2005(5):72-73.
-
8李喜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考察中科院西安分院有关研究所[J].科学新闻,2008(8).
-
9李志伟.地球人复活[J].科学启蒙,2002(9):32-33.
-
10安芷生获美国沙漠研究所“杰出国际科学家奖”[J].中国科技奖励,2011(12):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