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裴李岗文化时期的原始农业──河南古代农业研究之一
被引量:12
出处
《中原文物》
1998年第3期12-23,共12页
Cultural Relics of Central China
参考文献9
-
1陈报章.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八千年前稻作遗存的发现及古文化生态学研究(摘要)[J].农业考古,1998(1):400-400. 被引量:2
-
2王建革.人口压力与中国原始农业的发展[J].农业考古,1997,(3):60-60.
-
3宋兆麟.史前食物的加工技术——论磨具与杵臼的起源[J]农业考古,1997(03).
-
4杨钊.先秦食物的贮存[J].农业考古,1997(3):263-267. 被引量:4
-
5张居中,王象坤,崔宗钧,许文会.也论中国栽培稻的起源与东传[J].农业考古,1996(1):85-93. 被引量:14
-
6陈报章,王象坤,张居中.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炭化稻米的发现、形态学研究及意义[J].中国水稻科学,1995,9(3):127-134. 被引量:23
-
7佟伟华.磁山遗址的原始农业遗存及其相关的问题[J].农业考古,1984(1):194-207. 被引量:77
-
8孙德海,刘勇,陈光唐.河北武安磁山遗址[J].考古学报,1981(3):303-338. 被引量:133
-
9河北磁山新石器遗址试掘[J].考古,1977(6):361-372. 被引量:39
二级参考文献7
-
1严文明.再论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J].农业考古,1989(2):72-83. 被引量:70
-
2裴安平.彭头山文化的稻作遗存与中国史前稻作农业[J].农业考古,1989(2):102-108. 被引量:41
-
3陈报章,张居中,吕厚远.河南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水稻硅酸体的发现及意义[J].科学通报,1995,40(4):339-342. 被引量:26
-
4丁颖教授论著摘编纪念著名农业科学家丁颖教授诞辰一百周年[J]中国农业科学,1988(06).
-
5游修龄.从河姆渡遗址出土稻谷试论我国栽培稻的起源、分化与传播[J]作物学报,1979(03).
-
6柳子明.中国栽培稻的起源及其发展[J]遗传学报,1975(01).
-
7谢崇安.彭头山史前稻作遗存的发现及其意义[J].农业考古,1991(1):178-180. 被引量:6
共引文献252
-
1刘学堂,侯明明.史前中原文化因素向新疆天山地区的动态拓展[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6):60-68.
-
2卫斯.“陶寺遗址”与“尧都平阳”的考古学观察——关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问题的探讨[J].西部考古,2020(2):59-76. 被引量:1
-
3韩茂莉.世界农业起源地的地理基础与中国的贡献[J].历史地理研究,2019,39(1):114-124. 被引量:9
-
4曲彤丽,陈宥成.再论中国的早期骨器[J].南方文物,2023(1):18-27. 被引量:1
-
5陈雪飞.裴李岗文化陶器纹饰研究[J].南方文物,2019(6):81-88. 被引量:2
-
6高瑶,王华.中国北方地区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早期动物生业研究综述[J].东方考古,2021(1):263-277.
-
7陈明辉.磁山文化的再研究[J].东方考古,2020(1):17-35.
-
8宋吉香.西藏考古出土粟类作物研究[J].中国藏学,2023(3):20-28.
-
9李小龙,吕学明(指导).卢龙蔡家坟遗址出土陶纺轮及相关问题[J].边疆考古研究,2020(1):239-250.
-
10黄渭金.刍议水井起源[J].华夏考古,2000(2):81-86. 被引量:21
同被引文献240
-
1孙广清.河南境内的大汶口文化和屈家岭文化[J].中原文物,2000(2):22-28. 被引量:30
-
2袁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十年回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中的技术与生业研究[J].南方文物,2012(4):5-12. 被引量:14
-
3陈其翔.舞阳贾湖骨笛研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9(4):10-15. 被引量:5
-
4原思训,赵朝洪,朱晓东,阎金铸,阎雅枚.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的年代与文化研究[J].考古,1998(6):57-62. 被引量:22
-
5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临潼零口战国墓葬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8(3):15-21. 被引量:11
-
6杨肇清.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生产工具的初步研究[J].农业考古,1998(1):118-123. 被引量:12
-
7李友谋.中原地区原始农业发展状况及其意义[J].农业考古,1998(3):73-77. 被引量:3
-
8藤本强,高蒙河.略论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磨臼[J].农业考古,1998(3):224-229. 被引量:10
-
9严文明.我国稻作起源研究的新进展[J].考古,1997(9):71-76. 被引量:36
-
10张江凯.裴李岗文化陶器的谱系研究[J].考古与文物,1997(5):33-51. 被引量:6
引证文献12
-
1来茵,张居中,尹若春.舞阳贾湖遗址生产工具及其所反映的经济形态分析[J].中原文物,2009(2):22-28. 被引量:11
-
2李艳红,张居中.浅析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中的“仪式用斧”问题——兼论生产工具功能的分化[J].东南文化,2009(2):31-35. 被引量:7
-
3贾兵强.裴李岗文化时期的农作物与农耕文明[J].农业考古,2010(1):20-24. 被引量:5
-
4陈崇斌.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谷物加工技术初探[J].东南文化,2009(6):26-32. 被引量:4
-
5田迎芳.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旅游产品谱系构建——以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3,32(2):18-21. 被引量:4
-
6鲁鹏,田燕.环嵩山地区9000—3000aB.P.聚落演替模式及其与地形的关系[J].第四纪研究,2013,33(5):965-971. 被引量:9
-
7王灿,吕厚远,顾万发,吴乃琴,张健平,左昕昕,李丰江,汪道京,董亚杰,汪松枝,刘彦锋,鲍颖建,胡亚毅.全新世中期郑州地区古代农业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第四纪研究,2019,39(1):108-122. 被引量:31
-
8杨玉璋,李为亚,姚凌,程至杰,张居中,信应君.淀粉粒分析揭示的河南唐户遗址裴李岗文化古人类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J].第四纪研究,2015,35(1):229-239. 被引量:36
-
9师永伟.河南农业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7(5):106-117.
-
10秦存誉.裴李岗文化墓葬及相关问题的再认识[J].南方文物,2021(2):209-21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98
-
1郭荣臻.动物遗存视域下郑州地区史前农业演进过程研究[J].洛阳考古,2023(3):47-60.
-
2张国文,甘恢元,林留根.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先民生计方式研究[J].南方文物,2023(1):161-169. 被引量:1
-
3曲彤丽,陈宥成.再论中国的早期骨器[J].南方文物,2023(1):18-27. 被引量:1
-
4陶大卫.生物考古资料所见中原地区早期农业进程[J].东方考古,2020(1):195-204.
-
5王万盈.2009年先秦秦汉经济史研究述评[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2):117-125. 被引量:1
-
6李艳红.皖江地区新石器时代“仪式用具”简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10):44-46.
-
7王万盈,何维娜.2010年先秦秦汉经济史研究述评[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2):117-124. 被引量:1
-
8闵祥鹏.数字农业防灾的组织架构与模式选择——基于河南省农业灾害历史与现状的思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2):124-126. 被引量:2
-
9曾慧芳,朱宏斌.关于中国新石器时代石磨盘用途的几点思考[J].农业考古,2012(3):137-140. 被引量:10
-
10王星光.李家沟遗址与中原农业的起源[J].中国农史,2013,32(6):13-20. 被引量:9
-
1徐寿亭.西汉著名农学家氾胜之[J].文史知识,2000(12):82-86. 被引量:1
-
2李卫民.构思奇妙的云南陶器[J].收藏界,2010(8):59-61.
-
3史继忠,姚娱贵.重农思想与古代农业科学[J].贵州文史丛刊,1995(3):1-6.
-
4靳桂云,王春燕.山东地区植物考古的新发现和新进展[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55-61. 被引量:5
-
5郭建荣,郭广瑛.试论我国的民族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的影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4(4):36-39. 被引量:3
-
6胡德平,杜耀西.从门巴、珞巴族的耕作方式谈耦耕[J].文物,1980(12):67-70. 被引量:9
-
7易学钟.铜鼓鼓面“四飞鸟”图象新解[J].考古,1987(6):551-554. 被引量:4
-
8彭景元.闽南古代农业述略[J].古今农业,2005(2):11-25. 被引量:3
-
9于希贤,于希谦.云南古代农业发展与农业区演变的初步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2(2):121-126. 被引量:1
-
10钟玉华.江西广昌出土春秋战国农具[J].南方文物,1993(2):25-2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