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9,共6页
Forum of World Economics & Politics
同被引文献44
-
1陈峰君.亚太概念辨析[J].当代亚太,1999(7):3-9. 被引量:12
-
2李文.东亚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的形成及转换[J].当代亚太,1999(7):32-37. 被引量:8
-
3曾庆宾.东亚经济模式及其启示[J].东南亚研究,1999(2):21-24. 被引量:1
-
4陈峰君.金融危机后对东亚模式的再思考[J].现代国际关系,1999(3):14-19. 被引量:1
-
5章彰.东亚模式的反思[J].当代亚太,1998(10):42-46. 被引量:2
-
6李晓华.东亚模式没有终结[J].当代亚太,1998(10):47-50. 被引量:1
-
7易培强.关于“东亚模式”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27(4):51-57. 被引量:7
-
8程极明.关于“东亚模式”的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1998(3):1-3. 被引量:1
-
9关世杰.试论21世纪东亚发展中的文化问题[J].国际政治研究,1996,17(2):46-54. 被引量:8
-
10盛晓白.东亚模式的特征及其利弊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1999,14(5):55-5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2
-
1贾彬.东亚模式的历史局限和调整及其走向[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3):128-129. 被引量:1
-
2傅新.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动因探析[J].现代国际关系,2003(1):51-56. 被引量:5
-
3翁博.关于东亚经济奇迹的经验分析——论发展型政府在东亚经济奇迹中的作用[J].时代经贸(下旬),2008,6(9):10-11. 被引量:4
-
4唐彦林,李晓晨.中国在东亚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国情国力,2010(8):39-43. 被引量:2
-
5康月平.浅议中国模式[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12):5-7.
-
6王颖.金融危机下东亚模式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24(22):58-59.
-
7李倩.东亚模式的经验与启示: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与社会认同[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6(3):102-107.
-
8韩召颖,黄钊龙.中国崛起、东亚格局和东亚秩序:现状与未来[J].现代国际关系,2017(9):1-9. 被引量:6
-
9金仁淑,李雪.中日在东亚服务网络中的角色逆转——“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新思考[J].日本问题研究,2019,33(2):45-55. 被引量:2
-
10易刚明.中日关系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3,2(3):41-45. 被引量:1
-
1陈宗胜.还是提倡力争完成8%的计划速度为好[J].环渤海经济瞭望,1998,12(5):9-11.
-
2梁小民.三岔路口的选择[J].中国新闻周刊,2012(7):90-90.
-
3何祖坤.政企难以分开的原因及对策思考[J].创造,1997,5(3):41-42.
-
4刘淑珍.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2(4):47-48.
-
5沈玉林.专题十九 罗斯福新政及经济全球化[J].中学历史教学,2008(1):77-80.
-
6郑美华.资源与需求双重约束下的中国经济增长[J].技术经济,2006,25(11):25-28. 被引量:1
-
7杨帆.政府主导型经济与我国投资效率低下的联系[J].经济论坛,2006(19):31-32.
-
8刘彦.山东:中国经济的缩影?[J].中国新闻周刊,2006(35):26-26.
-
9李相文.韩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亚太研究,1993(1):31-35.
-
10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韩国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利弊得失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1999(9):74-78.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