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八旗制度中的满蒙汉关系
被引量:
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国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统一国家,她是数千年来我国历史上形成的人们共同体。我们注意到以前历史学家和民族学家在民族关系史讨论中的各种不同观点。这些争论,不仅仅是有关民族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对我国历史上大量存在的民族融合的史实的认识问题。我们认为,今天的中华民族是历史上各民族长期以来,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日益接近,日益趋于一致而产生的。
作者
傅克东
陈佳华
出处
《民族研究》
1980年第6期24-39,56,共17页
Ethno-National Studies
关键词
八旗驻防
满洲
汉军
八旗制度
八旗蒙古
满族
汉人
统治者
十七年
汉族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9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149
1
谢景芳.
清代八旗汉军的瓦解及其社会影响——兼论清代满汉融合过程的复杂性[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3):55-64.
被引量:13
2
孙宏开.
关于濒危语言问题[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1):1-7.
被引量:63
3
刘咏梅.
论清初汉军旗人督抚的历史作用[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1(4):75-80.
被引量:5
4
赵维和.
清代盛京旗地研究[J]
.满族研究,1999(1):38-43.
被引量:11
5
鲁渝生.
论八旗中满洲、蒙古、汉军的关系[J]
.满族研究,1998(2):43-47.
被引量:4
6
马协弟.
驻防八旗浅探[J]
.满族研究,1985(2):18-24.
被引量:11
7
陈佳华.
八旗兵饷试析[J]
.民族研究,1985(5):63-71.
被引量:2
8
郑川水.
论清朝的旗饷政策及其影响[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3(2):76-80.
被引量:1
9
王锺翰.
关于满族形成中的几个问题[J]
.社会科学战线,1981(1):129-136.
被引量:17
10
陈佳华,傅克东.
八旗汉军考略[J]
.民族研究,1981(5):17-30.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0
1
李云霞.
从改旗和抬旗看八旗中民族成分的变化[J]
.满族研究,1999(3):42-44.
被引量:3
2
季永海.
从接触到融合(上)——论满语文的衰落[J]
.满语研究,2004(1):24-34.
被引量:21
3
孙静.
乾隆朝八旗汉军身份变化述论[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2):59-64.
被引量:7
4
郭孟秀.
略论满语濒危过程[J]
.满语研究,2007(2):38-47.
被引量:6
5
郭孟秀.
满语濒危原因探析[J]
.满语研究,2008(2):30-36.
被引量:10
6
刘金德.
三十年来八旗汉军研究综述[J]
.绥化学院学报,2009,29(4):39-42.
被引量:1
7
刘金德,王苗苗.
三十年来大陆学者对八旗蒙古研究综述[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2):5-8.
被引量:1
8
矫明君.
近三十年来东北地区八旗驻防研究综述[J]
.满族研究,2010(3):54-66.
被引量:2
9
郭孟秀.
试论满族共同体形成初期的文化多元成分[J]
.满语研究,2010(2):105-110.
被引量:2
10
王敌非.
八旗汉军研究概述[J]
.兰台世界(上旬),2014,0(5):27-2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7
1
尹煜,朴晟爱,顾松洁.
清末民初珲春地区旗人精英的乡村统治(上)[J]
.满语研究,2014(1):102-115.
被引量:2
2
苏淮,王雪丽,姚小朋,查集振.
吉林市乌拉街镇满族文化现状调查[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2):376-376.
被引量:1
3
佟中明.
俄国著名学者B·B·拉德洛夫用锡伯语复述记录的民间故事[J]
.民族文学研究,2005,23(3):60-63.
被引量:1
4
姚大力,孙静.
“满洲”如何演变为民族——论清中叶前“满洲”认同的历史变迁[J]
.社会科学,2006(7):5-28.
被引量:27
5
孙静.
试论八旗汉军与满洲的差异性[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5):51-57.
被引量:4
6
孙运来,王成名.
吉林满族陈汉军旗的萨满祭祀[J]
.社会科学战线,2008(10):132-138.
被引量:4
7
张世方.
北京话“伍的”的来源[J]
.民族语文,2009(1):45-56.
被引量:4
8
金卫国.
清代翻译科与满蒙翻译人才的兴起——兼论翻译的政治性[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2(1):139-141.
被引量:5
9
董丽娟.
辽宁满语、锡伯语濒危现状探析[J]
.文化学刊,2010(5):147-150.
被引量:3
10
陈建伟.
少数民族族群语言保护的历史透视——以满语为个案[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0,31(6):153-156.
被引量:5
1
白研.
宁夏“旗人”史话[J]
.宁夏社会科学,1984(2):71-76.
2
张永江.
清代八旗蒙古官学[J]
.民族研究,1990(6):96-102.
被引量:11
3
傅克东.
后金设立蒙古二旗及漠南牧区旗新探[J]
.民族研究,1988(2):41-47.
被引量:1
4
范祖锜,杨建和.
关于民族形成问题讨论撮述[J]
.云南社会科学,1982(5):99-102.
5
沈林.
清代广州府治八旗驻防街巷述略[J]
.满语研究,2015(2):103-109.
6
肖来荃,徐方平.
辛亥革命与荆州驻防八旗[J]
.江汉论坛,1993(12):57-60.
被引量:1
7
陆玉华.
八旗驻防促进了汉满文化交流[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0(3):61-64.
被引量:4
8
徐凯.
清代八旗制度的变革与皇权集中[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6(5):91-101.
被引量:8
9
刁书仁.
试论东北八旗兵丁在生产中的地位[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5):87-91.
被引量:1
10
马戎,潘乃谷.
赤峰农村牧区蒙汉通婚的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5(3):78-89.
被引量:30
民族研究
198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