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素质教育的文化价值观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论素质教育的文化价值观甘肃省天水师范专科学校汪世堂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广泛深入的探讨,产生于我国广阔而特定的社会大背景,它是正在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文化价值观的反映。这种新的教育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就是素质本位。它对建立我国新的教育价值体系具有整体的指导作用...
作者
汪世堂
机构地区
甘肃省天水师范专科学校
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7-20,38,共5页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关键词
文化价值观
素质本位
教育的文化价值
教育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教育研究》
素质教育体系
思想道德素质
教育活动
人才规格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2
参考文献
1
1
关于教育价值问题的讨论[J]
.教育研究,1996,17(4):72-74.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
19
1
焦信敏.
我国教育价值研究状况及问题反思[J]
.现代教育论丛,2006(4):5-9.
被引量:3
2
王全宾.
教育功能、教育价值、教育目的论[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5):39-41.
被引量:11
3
徐淑凤,陈桂英,伊焱.
文化变迁与现代教育价值观的理性选择[J]
.理论月刊,2004(9):102-104.
被引量:5
4
王卫东.
关于教育价值观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J]
.焦作教育学院学报,2001,17(1):12-16.
被引量:1
5
邵晓枫.
论确立我国公安院校培养目标的依据[J]
.公安教育,2005(3):18-21.
被引量:2
6
邓泽民,苏北春,赵沛.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4(27):37-40.
被引量:7
7
张欣,李长吉.
解决教学价值观念冲突的方法论原则[J]
.林区教学,2007(1):3-5.
被引量:3
8
韦国锋.
学校变革中教育价值的多向度实现[J]
.民族教育研究,2009,20(3):12-17.
被引量:1
9
李尚卫,杨文淑.
基础教育价值观新论[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5(5):107-110.
被引量:2
10
刘文霞,杨日飞.
试论教师教育哲学的功用[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5(6):77-81.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8
1
杨德广.
加强人文教育 提高人文素质[J]
.教育研究,1999,20(2):31-38.
被引量:182
2
陈国栋.
大学人文精神的建构[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29(3):28-33.
被引量:11
3
孙俊杰,卢福才.
改进教法,教学生学会学习[J]
.中国教育学刊,1997(6):48-50.
被引量:6
4
张天宝.
论主体性教育[J]
.中国教育学刊,1996(5):11-12.
被引量:34
5
霍克林.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J]
.中国教育学刊,1996(4):24-25.
被引量:5
6
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日本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623.
7
刘道玉.
面向21世纪大学生的学习观[J]
.高等教育研究,1999,20(4):6-13.
被引量:55
8
刘太刚.
敬业: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主题[J]
.现代大学教育,2003,19(3):45-47.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
1
王燕.
浅谈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J]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B04):97-98.
2
陈晓英.
如何在中学语文课堂中进行素质教学[J]
.东西南北(教育),2011(6):51-51.
3
杨德广.
人文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J]
.江苏高教,2003(3):1-4.
被引量:32
二级引证文献
32
1
赵大兴.
论构建通识教育体系的机制保障与资源整合[J]
.管理观察,2008(15):106-107.
2
付兵儿.
日本中小学德育的体验教育及其启示[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4,5(2):51-54.
被引量:13
3
萧琳,黄正泉.
论人文教育对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作用[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4,27(3):30-32.
4
杨建平.
高校德育工作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0(5):120-123.
5
崔庆玲.
现今高校德育探析[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4,20(3):29-30.
被引量:4
6
王宪平,应若葵.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时代特征[J]
.教育探索,2004(11):28-29.
7
申玉.
从近五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科背景看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
.科技导报,2005,23(6):60-62.
被引量:10
8
侯春玲.
充盈大学生“精神帐户”的思考[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0(B12):106-107.
9
苏丽君.
建构人文和谐的家庭德育机制[J]
.怀化学院学报,2005,24(6):37-40.
被引量:2
10
张惠琴.
强化学生主体性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83-86.
被引量:3
1
高宁宁,陈洁忠.
素质本位课堂教学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卫生职业教育,2017,35(4):47-48.
2
解延年.
素质本位职业教育:我国职业教育走向21世纪的战略抉择[J]
.教育与职业,1998(5):11-13.
被引量:10
3
赵丽娜.
翻转课堂应用于技工院校德育教学初探[J]
.职业,2016,0(15):115-116.
被引量:1
4
张树德.
论进步主义教育价值体系对素质教育的影响[J]
.柳州师专学报,1998,13(1):60-62.
5
李鹏,吴东领.
大数据时代下高职教学从“慕课”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
.人间,2015,0(18):103-103.
6
苏国晖.
从素质本位看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J]
.中国冶金教育,2007,12(6):50-51.
被引量:2
7
杨丽芳.
职业素质本位: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的理性选择[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6,1(4):25-26.
8
宋久生,王映霞.
教育应回归知识本位[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2):150-150.
9
杨娜.
微课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教育,2015(6):127-127.
被引量:1
10
张明.
素质本位: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理念与构成[J]
.江苏教育研究,2011(2):45-46.
被引量:1
中国教育学刊
199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