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72-74,共3页
China Radio & TV Academic Journal
同被引文献30
-
1傅氏梅,张维佳.越南留学生的汉语声母偏误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4,18(2):69-80. 被引量:18
-
2卢素钦.浅谈娱乐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规范化问题[J].东南传播,2008(3):113-114. 被引量:9
-
3孙艳梅.关于“字正腔圆”的误解与辨正[J].东南传播,2013(3):133-134. 被引量:4
-
4张颂.关于规范意识的思考──语言传播杂记之二十五[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1,26(4):51-52. 被引量:6
-
5张颂.简论播音艺术的欣赏层次[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86,11(3):64-68. 被引量:5
-
6日本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问题[J].汉语学习,1999(2):50-53. 被引量:15
-
7崔立斌.对日汉语教学研究的现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6):105-108. 被引量:7
-
8王秀珍.韩国人学汉语的语音难点和偏误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1996,10(4):107-109. 被引量:25
-
9李红印.泰国学生汉语学习的语音偏误[J].世界汉语教学,1995,9(2):66-71. 被引量:85
-
10丁安仪.试论以日语为母语者在汉语语境中的发音难点[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7(4):73-7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9
-
1蒋娜.广播主持人魅力语言的获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8):146-147.
-
2卢玲.节目主持人个性化特点探析[J].科技资讯,2010,8(9):218-218.
-
3郑静.把握好“度” 方能有“味”——综艺电视节目主持人用语规范的现状与思考[J].黄山学院学报,2011,13(4):88-90. 被引量:4
-
4杨小锋.“洋腔洋调”汉语的语言艺术发声学对策[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3):106-109.
-
5项伟林.规范之美为真美——兼论“字正腔圆”的艺术美感[J].新闻世界,2014(4):72-73. 被引量:1
-
6邓攀.如何做好音乐类广播节目的“声音”名片[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22):92-92.
-
7李泽芸.角色弱化背景下主持传播的创新路径——以文化类综艺节目为例[J].声屏世界,2023(17):40-42.
-
8高凯然.汉语言应用规范研究现状[J].戏剧之家,2014(9):366-367.
-
9张政法.整体和谐与有声语言规范[J].新闻爱好者,2004(6):53-5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6
-
1韩荔华.论书面导游辞[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4):84-89. 被引量:3
-
2侯悦.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西部广播电视,2015,36(12):140-140. 被引量:2
-
3司伟.关于综艺类电视节目主持人今后语言规范化的思考[J].传播力研究,2019,0(13):144-144. 被引量:1
-
4吕晓轩.浅谈培养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道德素养[J].青春岁月,2013,0(15):160-160.
-
5吴炜.电视娱乐节目主持语言规范化研究[J].视听,2016,0(6):107-108.
-
6张茹.“字正腔圆”对有声语言表达的意义与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8,9(20):66-67. 被引量:1
-
1程新民.普通话是播音员、主持人的“官话”[J].新闻传播,2002(1):48-49.
-
2郑智斌,首阳.参考与博览[J].声屏世界,1997,0(6):23-56.
-
3孟晖.传媒专业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口语表达问题及对策[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5):155-156. 被引量:2
-
4图书馆中文图书借阅排行榜[J].出版人,2015(11).
-
5李琳.语言规范化的标准及评估[J].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9(8):19-20. 被引量:1
-
6李娜.广播主持人如何做好应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训练[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6):26-28. 被引量:2
-
7路玉才.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如何正确把握标准[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16(2):71-72.
-
8陆子.规范: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关键:兼谈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现场管理[J].大众广播,2000(4):48-50.
-
9黄瑛.谈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档案管理工作[J].云南档案,2007(7):67-68. 被引量:1
-
10胡黎娜.播音员主持人普通话水平测试相关问题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33(6):153-154.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