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翻译理论研究的调整期
被引量:
3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翻译理论研究的调整期杨晓荣最近,在一些刊物和会议上,关于中国翻译学是否已经建立甚至于翻译是否真正有学的问题又提了出来。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提出与翻译理论界近年来的一些情况有关,对此做一番整理思路的工作还是很有必要的。走了一段路,总要前后左右看看,以便...
作者
杨晓荣
出处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8-11,共4页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关键词
翻译理论研究
翻译研究
当代翻译理论
翻译标准
我国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建设
中国翻译学
国外翻译理论
经验总结
传统译论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15
引证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173
同被引文献
315
1
王克非.
翻译研究拓展的基本取向[J]
.外国语,2021,44(2):69-74.
被引量:35
2
林克难.
“动态对等”译论的意义与不足[J]
.外国语言文学,1988(1):69-73.
被引量:7
3
杨平.
对当前中国翻译研究的思考[J]
.中国翻译,2003,24(1):5-7.
被引量:76
4
孙致礼.
再谈文学翻译的策略问题[J]
.中国翻译,2003,24(1):50-53.
被引量:170
5
周吉.
《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中国特色政经用语的对等翻译[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z1):167-169.
被引量:16
6
林克难.
“喜新”不必“厌旧”——试评翻译理论学习中的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J]
.上海翻译,2005(S1):22-24.
被引量:5
7
张南峰.
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看中国翻译研究的过去与未来[J]
.外国语,2001,24(4):61-69.
被引量:110
8
杨晓荣.
翻译标准的依据:条件[J]
.外国语,2001,24(4):70-76.
被引量:37
9
孟建钢.
关联性·翻译标准·翻译解读[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8):25-27.
被引量:60
10
宋学智.
忠实是译者的天职——兼评“新世纪的新译论”[J]
.中国翻译,2000(6):50-54.
被引量:54
引证文献
34
1
范祥涛.
描写译学中的描写对象和描写方式[J]
.外国语,2004,27(4):60-67.
被引量:8
2
张南峰.
从奈达等效原则的接受看中国译论研究中的价值判断[J]
.外国语,1999,22(5):44-51.
被引量:38
3
胡菊花.
辩证反思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5):134-136.
被引量:4
4
乔春杰.
对奈达等效理论评价的思考[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0):389-390.
被引量:1
5
石锡书,杜平.
辩证地看待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20(7):69-71.
被引量:24
6
孙会军,张柏然.
全球化背景下对普遍性和差异性的诉求——中国当代译学研究走向[J]
.中国翻译,2002,23(2):4-7.
被引量:26
7
李林波.
回顾与反思——在中国翻译学的建设之路上[J]
.外语教学,2005,26(6):79-82.
被引量:3
8
王林.
中国当代翻译的现状与出路笔谈(五篇)[J]
.甘肃社会科学,2006(2):33-37.
被引量:6
9
何树林,梅忠波,熊宜春.
论等效翻译的社会理论基础[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2):158-161.
被引量:2
10
朱晓菁,杨方应.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的二分法——以奈达、纽马克、诺德及韦努蒂为例[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9(5):78-81.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173
1
何瑞清.
不同翻译研究范式与批评中的批评者阐释学立场[J]
.翻译界,2021(1).
被引量:2
2
杨晓荣.
翻译标准的依据:条件[J]
.外国语,2001,24(4):70-76.
被引量:37
3
金旭东.
对新世纪现代翻译学的一些思考[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42-45.
被引量:4
4
龙珣,王菲.
中西翻译标准发展史[J]
.文教资料,2009(1):57-58.
5
林敏煜.
浅议纽马克与奈达翻译理论之异同[J]
.文教资料,2008(33):61-62.
6
孙际惠.
韦努蒂和奈达翻译理论之比较[J]
.社科纵横,2007,22(12).
7
谢志辉.
中国传统译论:和而不同[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1):131-132.
被引量:1
8
严春容.
杨译《红楼梦》之文化观[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18-19.
被引量:2
9
钱源.
基于香港法律语料库的纽马克翻译理论应用研究[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2):227-227.
10
贺微.
翻译学:历史与逻辑的必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7):43-46.
被引量:4
1
韩珍.
我国翻译理论建设之思考[J]
.语言与翻译,1997,0(4):40-42.
被引量:1
2
李留保.
等值翻译之我见[J]
.中国科技翻译,1997,10(4):6-7.
3
杨晓茹.
中西译论比较研究[J]
.海外英语,2013(8X):162-163.
4
谢冰.
中国古代佛经译场对后世翻译活动的影响[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7(4):51-53.
被引量:2
5
蔡毅.
关于国外翻译理论的三大核心概念——翻译的实质、可译性和等值[J]
.中国翻译,1995(6):9-12.
被引量:40
6
徐小雁.
中国译学理论建设回顾与展望[J]
.前沿,2012(8):123-124.
7
董双建,冯一青.
国外翻译理论与我国的翻译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0):121-122.
8
孙致礼.
关于我国翻译理论建设的几点思考[J]
.中国翻译,1997(2):10-12.
被引量:59
9
周贻.
翻译策略和翻译理论研究:民族的视角[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9(5):92-95.
被引量:1
10
王高生.
“译”或“翻译”的属性及翻译工作者面临的任务[J]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3(4):27-31.
中国翻译
199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