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的汉式姓氏和字辈制度──瑶汉文化涵化的一个横断面
被引量:6
出处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07-116,共10页
Guizhou Ethnic Studies
共引文献8
-
1陈路芳.回眸近二十年《评皇券牒》的争鸣与探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3):66-69. 被引量:4
-
2张颖慧.瑶族历史文献档案《过山榜》的特点与意义[J].兰台世界(中旬),2015,0(7):140-141.
-
3徐祖明.过山瑶文明进程中的生存智慧[J].广西民族研究,2016(1):108-115. 被引量:1
-
4胡铁强.瑶族文书《过山榜》的叙事策略[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39(3):50-52.
-
5潘琼阁.不断延续与更新的盘王神话认同框架——瑶族集体和个体经典的类型学研究[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39(2):48-54.
-
6胡铁强.瑶族文书《过山榜》研究述评[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39(6):41-46. 被引量:1
-
7钟俊昆.全南瑶族歌本的流传及整理要略[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20,41(2):82-88.
-
8雷文彪.民族记忆与文化表征——基于广西大瑶山瑶族民间文献《评皇券牒》的记忆表征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20,31(2):218-222.
同被引文献66
-
1郝拓德,安德鲁.罗斯,柳思思.情感转向:情感的类型及其国际关系影响[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28(4):40-56. 被引量:68
-
2冈田宏二,王恩庆.宋代华南土著民族[J].世界民族,1983(5):43-49. 被引量:1
-
3白鸟芳郎,朱振明.华南和东南亚权力结构形成的基础——民族集团与民族源流[J].世界民族,1982(2):42-48. 被引量:1
-
4大庭修,古清尧.辽、金、元、清的法[J].世界民族,1981(6):42-42. 被引量:2
-
5石朝江.国际“显学”:国外苗学研究概览[J].贵州民族研究,1998,18(3):150-159. 被引量:12
-
6李有义.我国民族学的回顾与展望[J].民族研究,1980(1):48-59. 被引量:2
-
7黄淑娉,龚佩华.试以黔东南民族文化变迁论民族文化交融的过程和条件[J].广西民族研究,1992(4):58-63. 被引量:8
-
8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6(4):3-21. 被引量:1464
-
9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5(6):17-21. 被引量:304
-
10章太长,曹持英.蒙元时期非汉民族内迁对中国社会之影响[J].传承,2008(2):96-9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6
-
1徐祖祥.试论云南瑶族姓名中的瑶传道教因素[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7(1):18-21.
-
2张兴奇,顾晓艳,彭永善,李因霞.贵州水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特征、趋势及其发展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24(1):94-96. 被引量:4
-
3杨鹍飞.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的特征及定位[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4):21-28. 被引量:67
-
4祁美琴,马晓丹.“汉与非汉”二元划分的概念陷阱和逻辑悖论[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0(1):118-130. 被引量:4
-
5郑筱筠.历史必然性与文化创新性——关于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的理论逻辑及实践路径[J].世界宗教文化,2020(6):1-7. 被引量:7
-
6陆序彦,王奕淼.湘西南民间木雕及民族文化涵化考略[J].美术大观,2021(4):83-8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85
-
1王丽,黄吉宏.制名指实:从《应制撰道官敕文》看坚持道教中国化的历史逻辑[J].宏德学刊,2022(2):234-250.
-
2薛振东,方宝才.实现各民族全方位嵌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五个向度[J].青藏高原论坛,2023,11(3):6-11.
-
3朝克赛,阿拉坦宝力格.内蒙古牧区多民族乡村社区互嵌研究——以罕乌拉嘎查为例[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3):132-143. 被引量:2
-
4高文勇,尹奎杰.民族互嵌社区精准治理:理论内涵·构成要素·保障条件[J].贵州民族研究,2021,42(3):64-72. 被引量:5
-
5李沧临,袁从万.水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金田,2013(11):392-392.
-
6李文.从客家变迁中的体育文化发展趋势看传承机制构建——以“客都”梅州为个案[J].四川体育科学,2014,33(3):1-3. 被引量:1
-
7陈国余.我国水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综述[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4(1):85-86.
-
8胡小武.民族互嵌型社会的动力结构及优化模式[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5):50-56. 被引量:18
-
9王平,严学勤.论民族互嵌与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以新疆塔城市的实证研究为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5):57-63. 被引量:37
-
10曹爱军.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功能目标和行动逻辑[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6):79-85. 被引量:33
-
1宇晓.亚姓现象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以汉族和西南山地民族为中心[J].贵州民族研究,1994,14(2):33-39. 被引量:1
-
2微言[J].八小时以外,2011(11):12-13.
-
3桑姆.藏族的取名习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11(3):79-79.
-
4贾敬颜.“汉人”考[J].中国社会科学,1985(6):99-109. 被引量:22
-
5覃华儒.有关民族识别若干问题的探讨[J].贵州民族研究,1984,4(1):22-28. 被引量:3
-
6J.S.艾迪思,覃敏笑.外国人眼里的新中国文化人类学[J].贵州民族研究,1998,18(2):170-180. 被引量:1
-
7休恩威,米基约,杨昌儒.在日中国人类学面面观[J].贵州民族研究,1998,18(1):164-176. 被引量:1
-
8章立明.从妻居并非母权制的遗孓——西双版纳傣泐从妻居再研究[J].思想战线,2004,30(5):21-26. 被引量:1
-
9马莉.非洲世系群与汉人宗族的概念分析——从《努尔人》和《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说起[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41-144. 被引量:1
-
10李广义.一对老夫妻 两个苦命人[J].农村农业农民,2005(6):2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