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01-107,共7页
Guizhou Ethnic Studies
同被引文献28
-
1莫子刚.抗日战争时期贵州发展民族教育之历史考察[J].贵州民族研究,2004,24(2):166-170. 被引量:10
-
2李良品,崔莉.略论乌江下游少数民族地区近代教育的发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4):72-75. 被引量:1
-
3李良品.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历代科举人才的地理分布[J].贵州民族研究,2004,24(3):160-166. 被引量:10
-
4李良品.论国民政府时期贵州的民众教育[J].贵州文史丛刊,2004(4):80-84. 被引量:8
-
5李良品,彭规荣.论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明清书院的组织、教学与藏书管理[J].重庆社会科学,2005(6):119-123. 被引量:3
-
6彭福荣.论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古代教育的兴盛及原因[J].重庆社会科学,2005(7):124-127. 被引量:5
-
7谭志松.武陵地区民族教育的历史与现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3(3):36-43. 被引量:3
-
8董有刚.贵州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民众教育馆[J].贵州文史丛刊,2005(4):95-98. 被引量:6
-
9湛玉书,李良品.乌江流域土家族地区土司时期教育的类型、特点及影响[J].教育评论,2006(1):89-93. 被引量:8
-
10李良品.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明代学校教育的发展、特点与深远影响[J].重庆社会科学,2007(1):112-116. 被引量:6
-
1吴文仙.“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J].当代贵州,2013(30):19-19.
-
2蒋丽华.师资建设是民族教育发展的关键[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2):53-55. 被引量:1
-
3常永才.民族院校:培养民族教育师资的重要阵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5):126-128. 被引量:4
-
4戴坚.谈发展贵州民族地区基础教育[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95-97. 被引量:1
-
5李友泰.民族教育发展重在师资队伍建设[J].兰州学刊,2003(4):189-189.
-
6赵涛.伯格理教育背景对石门坎教育的影响[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31(1):62-65. 被引量:1
-
7张学杰,盛莉.关于发展贵州民族师范教育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1998,18(1):140-144.
-
8张惠行.推行现代教育技术 提高民族教育教学质量[J].中国民族教育,1998(4):17-19.
-
9何嵩昱.石门坎“教育神话”对当代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启示[J].教育文化论坛,2012,4(3):122-127. 被引量:4
-
10王晶晶.贵州民族自治地区教育问题思考[J].安顺学院学报,2008,10(2):49-5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