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周礼》中“通”、“达”词义的系统联系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周礼》中“通”、“达”词义的系统联系宋永培对《周礼》中使用“通”、“达”这两个词的例句进行穷尽性的研究,有助于把握二者的词义特点及其系统联系。(一)《周礼》以“道路上往来行动、沟通双方”的词义特点,把相关词义贯串为“通”的词义系统。在《周礼》全书中...
作者
宋永培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中文系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1-44,共4页
Research i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关键词
“达”
《周礼》
词义系统
词义特点
往来行
系统联系
考工记
司寇
《十三经注疏》
“大”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21
1
黄骏.
传播是观念的交通:查尔斯·库利被忽视的运输理论及其当代启示[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1(3):57-74.
被引量:16
2
卞冬磊.
遗忘与重建:作为“传播”的“交通”[J]
.新闻大学,2021(1):36-47.
被引量:14
3
廖圣清.
我国20年来传播学研究的回顾[J]
.新闻大学,1998(4):24-30.
被引量:29
4
孙希国.
“道”的哲学抽象历程[J]
.文史哲,1992(6):70-76.
被引量:6
5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6
黄侃.文字声韵训话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7
夏静.
“和”义源流[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1):90-94.
被引量:2
8
王礼贤.
释“和”[J]
.中医药文化,2009,4(2):37-38.
被引量:4
9
陈屹.
道器之辨中的三种范式及其转换[J]
.周易研究,2010(6):14-20.
被引量:7
10
杨庆峰,闫宏秀.
多领域中的物转向及其本质[J]
.哲学分析,2011,2(1):158-165.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2
1
杨晓媛,贾春华.
中医学“通”“和”“平”的字源学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5):364-366.
被引量:6
2
郭建斌,王丽娜.
由“路”及“道”:中国传播研究的一种新的可能[J]
.国际新闻界,2021,43(11):23-43.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孙文杰,奉典旭,任宏丽,段逸山.
大黄“安和五脏”之考析[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3(6):8-11.
被引量:2
2
赵晓营.
迈向关系范式的媒介地理学——评邵培仁《媒介地理学新论》[J]
.东南传播,2022(5):73-76.
3
时盛杰.
徘徊与突破:近年亚洲发展传播研究的动态与评价[J]
.东南传播,2022(8):79-84.
4
王卫明,徐红,刘亮.
论中医之“平”[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38(2):564-567.
被引量:1
5
王婷.
论媒介的“意义邀约”:从经典阅读探讨“界面”问题[J]
.教育传媒研究,2023(3):42-46.
6
张慧瑜.
《宇宙探索编辑部》:可见的“媒介”与媒介考古的逆向之旅[J]
.当代电影,2023(5):34-39.
被引量:10
7
徐如龙,李晓玲,江一平,熊雯雯.
江一平教授临证心法及继承人创新观点在肝病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23,33(9):825-828.
8
李祥俊,张东凤.
《论语》中的共同性思想[J]
.学习与实践,2023(10):123-130.
9
张文杰,胡泳.
位置媒介的“底座”从何而来?——北斗芯片的技术路线溯源[J]
.新闻爱好者,2024(2):16-25.
10
苏畅.
“世界方法”与“中国表达”:数智时代非遗国际传播之道——以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
.四川戏剧,2023(12):99-102.
被引量:5
1
宋永培.
论陆宗达、王宁的《说文》意义之学[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61-69.
被引量:1
2
M.A.K.韩礼德,姜望琪,付毓玲.
篇章、语篇、信息——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8(1):137-146.
被引量:51
3
姜望琪.
Halliday论语篇分析及有关学科[J]
.中国外语,2012,9(2):29-37.
被引量:2
4
汪敏锋.
试析《孟子》中的非定形容词[J]
.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2007(9):50-52.
5
宋永培.
词义系统与辞书编纂[J]
.辞书研究,1992(5):39-48.
被引量:1
6
王蔚,杜婷婷.
译者的选择:一个系统的、功能的、建构的视角[J]
.海外英语,2012(8X):152-153.
7
刘一玲.
《标点符号用法》问题解答(三)[J]
.语文建设,1991,0(5):32-34.
8
涂德元.
“贯穿”和“贯串”[J]
.语文月刊,2003(12):20-20.
9
赵恩柱.
通假字三论(续)[J]
.南京高师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3(2):62-66.
10
李亚明.
从《周礼·考工记》看《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的释义[J]
.语言研究集刊,2007(1):298-305.
古汉语研究
199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