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73-77,共5页
Seeking Truth
同被引文献65
-
1付丽彬.广告语言的关联理论阐释[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22(10):73-76. 被引量:1
-
2索玉柱.言语模糊段落及其文体功能说略[J].外国语,1999,22(1):30-35. 被引量:34
-
3韩庆玲.模糊修辞学研究综述[J].当代修辞学,1998(2):8-10. 被引量:42
-
4丁世洁.模糊语言的艺术[J].当代修辞学,1998(2):19-21. 被引量:5
-
5伍铁平.模糊语言再探[J].外国语,1980,3(5):48-54. 被引量:65
-
6文旭.从语义场理论看语言的模糊性[J].外语学刊,1995(1):27-32. 被引量:43
-
7陈位祥.诗歌与模糊修辞[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5(2):135-144. 被引量:10
-
8周猷裁.汉语语法模糊性刍议[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4(5):84-89. 被引量:1
-
9何自然.浅论语用含糊[J].外国语,1990,13(3):30-34. 被引量:98
-
10陈新仁.试论语法结构的模糊性[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3,16(5):7-13. 被引量:7
引证文献10
-
1王芳.浅谈模糊言语的表达效应[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4):125-126.
-
2韩庆玲.模糊修辞学研究综述[J].当代修辞学,1998(2):8-10. 被引量:42
-
3王艳娟.语言环境在模糊修辞中的作用[J].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4):11-12.
-
4曹钦明,赖淑明.广告语中模糊修辞的语用功能[J].广西社会科学,2005(6):172-174. 被引量:9
-
5栾兰,李雪莲.语义的模糊性及其功能[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2):29-31. 被引量:3
-
6常国萍.广告语的认知语用特征[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8(5):87-89. 被引量:1
-
7梁琦秋.模糊修辞的叙述模式--语境、审美意图及文化认同性[J].江西社会科学,2009,29(1):244-247. 被引量:1
-
8逯其军.谈谈公安法律文书中的模糊语言[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1999,11(4):54-56. 被引量:2
-
9刘晓萍.浅谈模糊语言的运用[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1(3):84-86.
-
10蒋平.国内模糊语言研究:现状与目标[J].外国语,2013,36(5):43-49.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68
-
1杨昆.模糊限制语可信度建构功能的调查与分析——以美国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语料为例[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22(1):47-53. 被引量:2
-
2陈凌霄.浅析广告语言中的模糊现象[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9(6):26-28.
-
3于贤荣.浅析部分修辞格在广告中的应用(英文)[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4,7(4):304-306.
-
4聂新艳.谈模糊语言的功能与应用[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1,12(4):44-48. 被引量:2
-
5桂永霞.模糊语言的多功能性质研究[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1(1):48-52. 被引量:4
-
6段宏,李世良.广告语中模糊修辞的心理机制[J].作家,2008,0(8):202-202.
-
7杨芳.开创之功 功不可没——谈伍铁平著《模糊语言学》对修辞理论的贡献[J].修辞学习,2001(6):46-46.
-
8曹钦明,赖淑明.广告语中模糊修辞的语用功能[J].广西社会科学,2005(6):172-174. 被引量:9
-
9张伟.浅谈外交辞令的语言策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3(6):161-162. 被引量:2
-
10张秋娥.21世纪中国模糊修辞学的新篇章——评黎千驹《模糊修辞学导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3):31-32.
-
1郭睿.新公共管理视域下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学理论,2009(11):95-98.
-
2王春福.论公共政策公共性的内在意蕴[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4):59-64. 被引量:6
-
3石衍.谈《纸铐》的内在意蕴[J].江淮论坛,1986(5):69-71.
-
4包永新.模糊思维与文学创作[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6(1):50-58.
-
5梁一孺.民族审美心理的基本特征——谈明晰性与模糊性[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9(1):82-87.
-
6包永新.模糊思维与文学创作[J].人文杂志,1984(6):109-114.
-
7柴振荣.领导者的戒律[J].管理观察,1999,0(7):62-62.
-
8贺云.侗歌“文本”的双层解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5):36-41.
-
9许鲁州,夏显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维的内在意蕴及其当代价值[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20(1):9-11. 被引量:1
-
10王兴华.论思维的二重组合原理[J].求是学刊,1986,13(3):1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