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文坛的历史上,名声之臭最早的一种是“郑声”。在数千年的时序更迭中,“郑声”历尽沧桑磨难,始终被“靡靡之音”、“亡国之音”的评价所困扰。后来学者多试图从当时的政治局面、经济环境、风俗民情等角度出发试图重新探讨,为“郑声”减轻或洗刷罪名,然而其结局却往往事与愿违,越辩越乱,愈洗愈黑。久而久之,“郑声”竟成了一桩众说纷纭、“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公案。因此,扫除迷雾,走出误区,还“郑声”
出处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46-51,共6页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