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文学史的类型与功能(上)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研究界业已向世人贡献了数以百计的各种文学史。但是,却没有能象二千多年前司马迁创作中国第一部三千年通史那样,贡献出一部连接当今文坛的真正的文学通史。这不能不说是当代文学史家的最大遗憾。据有关方面预测:“种种迹象表明,九十年代将会出现一个新的‘文学史高潮’”。在这一高潮来临之前,有必要从总体上浏览一下中国文学史(包括近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前期工程的轮廓、规模与内部结构。而判明文学史的“类型”与“功能”。
作者
罗漫
出处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6期112-118,共7页
关键词
现代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研究
文学作品
当代文学史
九十年代
区域文学史
批评文学
内部结构
文学批评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黄子平.
同是天涯沦落人——一个“叙事模式”的抽样分析[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5(3):42-62.
被引量:10
2
杨宪益.
试论欧洲十四行诗及波斯诗人莪默凯延的鲁拜体与我国唐代诗歌的可能联系[J]
.文艺研究,1983(4):23-26.
被引量:16
3
郑临川.
闻一多先生说唐诗(续)——纪念一多师诞生八十周年[J]
.社会科学辑刊,1980(1):120-127.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25
1
温儒敏.
从学科史回顾八十年代的现代文学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5):83-91.
被引量:9
2
傅浩,陈子慕.
论中国古诗的英译[J]
.国外文学,2005(1):52-61.
被引量:10
3
杨志.
冯至与杜甫诗歌的时空体验比较[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5):230-253.
被引量:2
4
邵斌,朱安博.
是“鲁拜集”,也是“柔巴依集”——Rubaiyat的译名之争[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31(6):55-60.
被引量:1
5
李宁.
《福乐智慧》中柔巴依的英译——兼与菲茨杰拉德之柔巴依英译比较[J]
.民族文学研究,2010,28(1):116-122.
被引量:4
6
崔瑛祜.
如何看待文学史上的“异种同体”现象——以“革命加恋爱”模式创作现象的理论性浅析为例[J]
.学理论,2010(21):158-162.
7
赵元.
西方文论关键词 十四行诗[J]
.外国文学,2010(5):116-123.
被引量:7
8
吴福辉.
十五年来的现代小说研究[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1):13-28.
9
卢燕丽.
中国的《诗经》和马来西亚的班顿[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7(1):94-102.
被引量:1
10
张婧婧.
张贤亮小说与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J]
.嘉应学院学报,2013,31(10):69-77.
同被引文献
33
1
蒋寅.
近年中国大陆文学史学鸟瞰[J]
.文艺理论研究,1999(2):72-81.
被引量:5
2
朝戈金.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概念、对象和范围[J]
.民族文学研究,1998,16(2):3-7.
被引量:16
3
樊骏.
关于近一百多年中国文学历史的编写工作——为祝贺《19—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史》出版而作[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3(5):21-32.
被引量:1
4
罗漫.
中国文学史的类型与功能(下)[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5(4):102-108.
被引量:1
5
葛晓音.
简评《建安文学概论》——兼谈文学史写作的框架和内容的关系[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0(6):39-40.
被引量:1
6
张晶.
文学史的哲学视角观照[J]
.社会科学战线,1991(3):252-258.
被引量:1
7
孙明君.
追寻遥远的理想——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回顾与瞻望[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4(1):48-56.
被引量:7
8
张晶,白振奎.
近年来文学史观与文学史理论讨论述评[J]
.社会科学战线,1996(1):261-267.
被引量:4
9
陈一舟,张晶,王锺陵,许总.
中国文学史观笔谈[J]
.社会科学辑刊,1991(3):121-128.
被引量:4
10
林继中.
文化建构与文学史[J]
.社会科学,1989(4):68-72.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杨柳.
近二十年的文学史学理论探讨回顾[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8(3):48-55.
2
罗漫.
“作品中心”与“民族文学”的新定义[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5(5):167-17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鲍晓英,段天泽.
民族文学形象的“他者言说”和“自我回塑”——以中国当代民族小说英语世界译介为例[J]
.外语学刊,2024(4):55-62.
1
何西来.
文苑论坛异彩纷呈——一九八六年《中国文学研究年鉴》前言[J]
.人文杂志,1987(6):1-11.
2
额日德木图.
文学翻译评论的性质、类型与功能[J]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2016,0(1):114-117.
3
本刊编辑部.
正确认识社会的发展阶段——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的一点体会[J]
.社会,1986,6(6):3-4.
4
何芝.
第一次全国近代文学学术讨论会综述[J]
.社会科学辑刊,1983(2):158-160.
5
明言.
《通用大学语文》出版[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7(6):40-40.
6
全寅初,沈默.
中国文学研究的力作——评金学主著《中国文学史》[J]
.国外社会科学,1991(4):81-82.
7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栏目2004年论文社会反响[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3).
8
李菁.
忆鲁迅的日本朋友增田涉[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1):74-76.
被引量:1
9
徐群法.
中国文学史编写中的两个问题——兼与复旦中国文学史(上册)编撰同志商榷[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9,6(2):52-59.
10
亓艳波.
“当前现实与文艺理论的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J]
.云梦学刊,2005,26(1).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