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父与子”:文化母题与文学主题——论美国犹太文学的一种主题模式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父与子”的文化母题在犹太文化历史上有其恒定的结构品质,它贯穿于漫长的犹太文化史程,并以种种特定的方式呈现在文化的诸形态之中。美国犹太文学不仅在相当程度上遵循了这一文化母题并形成一种普遍化的主题模式。
作者
刘洪一
机构地区
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8-44,共7页
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关键词
美国犹太文学
文化母题
主题模式
犹太文化
文学主题
普遍化
文化冲突
犹太人
希伯来文化
马拉默德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127
1
周锁英.
犹太道德观的成功展现和圣经原型的成功运用——《装配工》浅析[J]
.中国电力教育,2005(z3):78-79.
被引量:2
2
曾艳钰.
论马拉默德小说创作中的自然主义倾向[J]
.外国文学研究,2003,25(4):45-49.
被引量:8
3
乔国强.
后异化:菲利普·罗斯创作的新视域[J]
.外国文学研究,2003,25(5):56-61.
被引量:14
4
黄凌.
多棱镜下的辛格宗教思想[J]
.外国文学研究,2003,25(6):82-86.
被引量:4
5
黄吟.
谈辛格小说鲜明的犹太文学主题[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1):79-80.
被引量:4
6
宋凌.
从集体无意识和原型角度看《基辅怨》中的雅柯夫[J]
.社科纵横,2004,19(1):139-140.
被引量:2
7
师彦灵,蒋翃遐.
论《伙计》的反讽艺术[J]
.社科纵横,2003,18(1):87-88.
被引量:2
8
王丽亚.
分歧与对话——后结构主义批评下的叙事学研究[J]
.外国文学评论,1999(4):32-39.
被引量:22
9
杨广宇.
试论马拉默德的小说《信》[J]
.外国文学研究,1998,20(4):43-45.
被引量:2
10
傅晓微.
辛格“民族忧煎情结”探析[J]
.外国文学评论,1998(3):27-34.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6
1
乔国强.
中国美国犹太文学研究的现状[J]
.当代外国文学,2009,30(1):32-46.
被引量:13
2
李莉莉.
国内马拉默德研究综述[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27-30.
被引量:2
3
范铁英.
浅析《只争朝夕》中主人公威廉的受难经历[J]
.戏剧之家,2015(16):222-222.
4
张军,吴建兰,纪楚楚.
索尔·贝娄国内研究综述[J]
.外语教学,2016,37(1):77-81.
被引量:11
5
李锐.
文化视角下美国犹太文学人物身份认同研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9,0(4):92-93.
6
李锐.
文化适应角度解读二战后美国犹太文学主题的演变[J]
.海外英语,2016(3):160-16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任虎军.
美国犹太小说研究与译介在中国[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0(2):235-249.
被引量:2
2
林莉.
论菲利普·罗斯小说《鬼退场》的叙事策略[J]
.当代外国文学,2009,30(4):87-95.
被引量:6
3
高莉敏.
语言自觉与文化身份建构——保罗·奥斯特《玻璃城》中隐含的犹太性[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6(4):50-54.
被引量:1
4
朴玉.
评菲利普·罗斯在《反美阴谋》中的历史书写策略[J]
.当代外国文学,2010,31(4):83-91.
被引量:10
5
高莉敏.
《美国犹太文学》:文化视域下的美国犹太文学研究[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27(9):1-3.
被引量:2
6
陈秋玲.
我国美国犹太文学研究现状分析[J]
.科技信息,2011(36):199-200.
被引量:2
7
马荣.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下辛格小说中人性-道德-信仰的建构——以《卢布林的魔术师》为例[J]
.北方文学(中),2012(4):1-3.
8
李燕.
简析伯纳德·马拉默德[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3(10):80-80.
9
李莉莉.
探寻新生的艰难之路——论《新生活》中的人际伦理困境与救赎途径[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14-116.
被引量:1
10
唐伟胜,龙艳霞.
从内森·英格兰德尔看第三代美国犹太作家的文化立场[J]
.当代外国文学,2015,36(3):26-33.
被引量:3
1
朱维之.
希伯来文化和世界文学[J]
.国外文学,1988(2):63-78.
被引量:1
2
朱潇潇.
希伯来文化——索尔贝娄作品中的永恒母题[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0(1):116-118.
被引量:1
3
鲍丹.
解读英美文学的审美传统和文化气质[J]
.校园英语,2015(33).
被引量:3
4
刘兰.
西方文学作品中时间概念起源[J]
.青年文学家,2016,0(4X):94-94.
5
郑松,魏媛媛.
从宙斯与耶稣的对比看“两希”文化的人性与神性[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1(4):66-68.
6
皇甫睿.
《神曲》中的两希文化对立与融合[J]
.经济研究导刊,2009(3):245-246.
7
刘建辉.
困惑下的经典——莎士比亚《李尔王》人性观浅析[J]
.当代小说(下半月),2009,0(8):29-30.
被引量:1
8
刘青汉.
鲁迅与希伯来文化的两重关联[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4(3):73-78.
9
胡淑莉.
从民族融合看骑士文学[J]
.长春大学学报,2004,14(1):79-80.
被引量:4
10
王荣生.
阿Q与傻瓜吉姆佩尔[J]
.外国语文,1996,21(1):43-46.
被引量:1
外国文学评论
199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