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英语动词过去时态的实质
被引量:
4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问题的提出里奇在《英语交际语法》一书中指出,英语动词时态是使用英语的民族借以理解现在、过去和将来的时间观念与动词形式之间一致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地说,里奇关于时态的定义无疑是对的,但由于语言的复杂性,我们发现,英语动词的时态形式与动作或状态发生的时间往往出现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而过去时态尤为明显地反映了这种复杂性。如:
作者
易仲良
出处
《外国语》
1987年第1期18-21,共4页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关键词
过去时态
英语动词
民族
时态形式
复杂性
动词形式
语法范畴
交际语法
时间观念
距离性
分类号
H3 [语言文字]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80
引证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147
同被引文献
280
1
文旭.
一门新的交叉学科——评《模糊语言学》[J]
.学术界,2001(4):263-269.
被引量:3
2
苏姗,娄志刚.
外贸英语函电句式的选择与语用理据分析[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5):100-103.
被引量:2
3
王逢振.
《看不见的人》仍令人震撼[J]
.外国文学研究,1999,21(3):125-128.
被引量:16
4
文旭.
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观[J]
.外国语,1999,22(1):35-41.
被引量:191
5
宋志平.
论语法中的梯度现象及其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81-85.
被引量:6
6
唐晓忠.
文化冲突中寻求真正的存在——拉尔夫·艾里森《看不见的人》创作简论[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107-111.
被引量:6
7
张乔.
广义量词理论及其对模糊量词的应用[J]
.当代语言学,1998(2):24-30.
被引量:5
8
张秀明.
论《看不见的人》的象征手法[J]
.外国文学研究,1998,20(2):102-103.
被引量:7
9
许国璋.
论语法[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6,18(1):1-10.
被引量:33
10
伍铁平.
语言的模糊性和修辞学[J]
.外语研究,1986,3(1):1-11.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44
1
易仲良.
论英语动词情态语法范畴[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3):4-8.
被引量:18
2
赵莉,黄娟.
距离性——过去时的认知语言学解读[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1(6):60-64.
被引量:3
3
唐文杰.
论英语动词的时态[J]
.怀化师专学报,1997,16(3):321-324.
4
刘祥清,晏小花.
英语常用时态的区别及直观图示[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3):74-76.
5
易仲良.
“M(-ed)+ -Ф”的运用[J]
.外国语,2000,23(5):33-40.
被引量:1
6
陈敏哲.
英语动词过去时语法意义拓展的隐喻化过程[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7(2):147-151.
被引量:9
7
赵海萍.
英汉隐喻对比研究与中高级英语学习者的负迁移[J]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06,27(4):324-327.
被引量:1
8
谢章华,龚芳.
英语动词过去时的认知解读[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8(6):40-41.
9
宋欢.
英语时态中时间隐喻的认知分析[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92-95.
被引量:3
10
李卫清.
虚拟结构——过去时的隐喻化[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7,16(1):102-10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47
1
刘书睿,陈晓斐.
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基于电影《孔子》汉英双语字幕平行语料库的考察[J]
.现代英语,2021(13):64-66.
2
夏珍,牛亚军.
英语虚拟式的隐喻认知模式[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65-68.
3
付颖.
谈英语虚拟语气及其语用功能[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5-26.
被引量:1
4
李杰,钟永平.
论英语的情态系统及其功能[J]
.外语教学,2002,23(1):9-15.
被引量:149
5
李鑫华.
隐喻象似初探[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1(2):70-73.
被引量:35
6
李杰.
情态的表达与意识形态的体现[J]
.外语学刊,2005(4):49-55.
被引量:34
7
黄建清.
时间定位形式在汉英语篇中的组合[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5):74-76.
被引量:1
8
易仲良 ,易经 .
“M-Ф+-Ф”的运用[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1):20-23.
9
卢卫中,孔淑娟.
转喻与委婉语的构成[J]
.外语研究,2006(6):17-20.
被引量:30
10
曹刿生.
试论过去时的隐喻认知与意义重构[J]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1):139-141.
被引量:1
1
何自然.
着眼于运用,着眼于交际功能——新语法体系下的语法教学[J]
.现代外语,1980,3(4):52-58.
被引量:2
2
徐玉柱.
语言学的发展对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J]
.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3,23(2):56-56.
3
邓龙.
语用学视角下的英语语法教学[J]
.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0(2):98-101.
被引量:2
4
王铭玉,于鑫.
佐洛托娃的句子模型理论[J]
.外语教学,2009,30(1):14-20.
被引量:3
5
王宗炎.
评利奇、斯瓦特威克著《英语交际语法》[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79,11(2):72-74.
被引量:3
6
齐宗一.
三谈交际语法与语法教学[J]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0(3):50-53.
7
刘金凤.
漫谈英语语法教学的方法[J]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7(Z1):91-92.
8
曹今予.
《大学英语语法》和《当代英语语法》、《英语交际语法》的关系[J]
.当代语言学,1979(3):37-37.
9
徐晶凝.
关于语言功能和言语功能——兼谈汉语交际语法[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5(6):135-139.
被引量:4
10
齐宗一.
谈交际语法与语法教学[J]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0(2):36-40.
外国语
198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