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印度的多熟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印度独立后农业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灌溉面积、农业收入、粮食单产与总产增加1倍或1倍以上。目前的水平大致是:粮食按播种面积亩产155斤,耕地亩产188斤,皮棉22斤。粮食总产1.3亿吨,每人占有粮食450斤(按稻谷计算),牛奶80斤。
作者
刘巽浩
出处
《世界农业》
1983年第4期16-19,共4页
World Agriculture
关键词
间混作
多熟制
鹰咀豆
土壤有机质
蜡烛稗
印度
氮磷钾
土壤肥力
花生
一年两熟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52
1
刘巽浩.
对黄淮海平原“杨上粮下”现象的思考[J]
.作物杂志,2005(6):1-3.
被引量:18
2
曹卫东,王旭,刘传平,封朝晖,刘红芳,李芳柏.
当前部分有机肥料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问题[J]
.土壤肥料,2006(2):8-11.
被引量:10
3
黄国勤,刘秀英,刘隆旺,叶方,张明林,苏艳红.
红壤旱地多熟种植系统的综合效益评价[J]
.生态学报,2006,26(8):2532-2539.
被引量:18
4
汤永禄,黄钢,郑家国,王少华,付书明.
川西平原种植制度研究回顾与展望[J]
.西南农业学报,2007,20(2):203-208.
被引量:15
5
方精云,郭兆迪,朴世龙,陈安平.
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J]
.中国科学(D辑),2007,37(6):804-812.
被引量:909
6
刘巽浩 牟正国.中国耕作制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7
刘巽浩 牟正国 等.中国耕作制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8
陈阜,梁志杰,陈述泉.
多熟制的发展前景[J]
.世界农业,1997(6):18-20.
被引量:15
9
刘巽浩,韩湘玲. 世界的多熟种植[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10
Papendick R I, Samchez P A ,Triplett G B. Multiple Cropping. Wis- consin, 1976.
引证文献
2
1
刘巽浩,陈阜,吴尧.
多熟种植——中国农业的中流砥柱[J]
.作物杂志,2015(6):1-9.
被引量:35
2
梁玉刚,周晶,杨琴,黄璜.
中国南方多熟种植的发展现状、功能及前景分析[J]
.作物研究,2016,30(5):572-578.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
47
1
鲁俊田,赵新华,宁家林,岳辉,刘日尊,任丽丽,于海秋.
玉米||花生间作系统与玉米根功能及其保护酶活性关系研究[J]
.玉米科学,2018,26(6):99-103.
被引量:2
2
王延良,马航运,杜斌,郭兴臻,王思涛.
春马铃薯-夏大豆-秋马铃薯多熟种植技术研究初报[J]
.农业科技通讯,2016(6):53-55.
被引量:2
3
梁玉刚,周晶,杨琴,黄璜.
中国南方多熟种植的发展现状、功能及前景分析[J]
.作物研究,2016,30(5):572-578.
被引量:15
4
高砚亮,孙占祥,白伟,冯良山,蔡倩,冯晨,张哲.
玉米‖花生间作系统作物产量及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6,24(6):79-87.
被引量:31
5
黄国勤,孙丹平.
中国多熟种植的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3):35-43.
被引量:20
6
钱欣,臧华栋,葛军勇,曾昭海,任长忠,郭来春,王春龙,胡跃高.
东北地区西部不同燕麦带状间作模式的产量及氮素吸收效应[J]
.麦类作物学报,2017,37(8):1105-1111.
被引量:8
7
陈爱武,夏起昕,胡曼,吴海亚,周广生.
迟播油菜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7,56(11):2011-2015.
被引量:2
8
王国平,韩迎春,李亚兵,范正义,田怀芹,冯璐,杨北方,支晓宇,毛树春.
轻简化基质育苗棉苗栽前离床期耐受生理特性研究[J]
.棉花学报,2017,29(5):466-475.
被引量:2
9
钱欣,许和水,葛军勇,曾昭海,任长忠,郭来春,王春龙,胡跃高.
施氮量及间作对燕麦、向日葵生产力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8,23(3):1-9.
被引量:1
10
刘晓霞,陶云彬,倪治华,章日亮,戴佩彬,陈一定.
秸秆还田对豆-稻-菜循环耕作模式下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9):24-28.
被引量:3
1
冯钦华,郭高球,金维汉.
药剂处理对鹰咀豆种子出苗效应的研究[J]
.青海农林科技,1996(2):11-15.
2
徐培河,杜晓莉.
绿豆象(Bruchus chinesis L.)在我省为害鹰咀豆[J]
.青海农林科技,1993(1):38-38.
3
胡延凯,聂朝相.
鹰咀豆品比研究[J]
.草业学报,1994,3(1):56-61.
被引量:2
4
郜玉田,张雪艳.
即粮即草产量高的御谷[J]
.农村科技,1995(6):10-11.
5
郜玉田.
粮草兼收双高产的御谷——牛、羊夏秋青饲最佳首选饲料作物[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4(3):35-35.
6
柴强,黄高宝.
间套种植对根系土壤酶及养分复合系统的影响研究[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4,20(3):208-211.
被引量:13
7
柴强,黄高宝,黄鹏,张恩和,冯福学.
鹰咀豆根系分泌物的分离鉴定及典型分泌物苯甲醛的化感效应[J]
.草业学报,2005,14(1):106-111.
被引量:19
8
王增法.
粮草兼收双高产的饲料作物——御谷[J]
.养殖技术顾问,2001(5).
9
柴强,黄鹏,黄高宝.
间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研究[J]
.草业学报,2005,14(5):105-110.
被引量:86
10
粮草兼收双高产的饲料作物——御谷[J]
.农业知识(科学养殖),2007(3):48-48.
世界农业
198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