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理论、物化理论、技术理性批判──20世纪文化批判理论的一种演进思路
被引量:31
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10-16,共7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296
-
1傅才武.文化空间营造:突破城市主题文化与多元文化生态环境的“悖论”[J].山东社会科学,2021(2):66-75. 被引量:41
-
2刘玉堂,高睿霞.文旅融合视域下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研究[J].理论月刊,2020(1):92-100. 被引量:83
-
3刘凤军,孟陆,陈斯允,段珅.网红直播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管理学报,2020,0(1):94-104. 被引量:259
-
4杨经建,彭在钦.复仇母题与中外叙事文学[J].外国文学评论,2003(4):138-148. 被引量:39
-
5向云驹.论“文化空间”[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3):81-88. 被引量:340
-
6张燕.大众传播中异化现象的原因与防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1,26(6):39-43. 被引量:10
-
7周爱光.体育本质的逻辑学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33(2):19-21. 被引量:75
-
8陈甫金.略论科技异化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45-48. 被引量:4
-
9张一兵.深度解读: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卢卡奇[J].哲学动态,1999(8):20-24. 被引量:13
-
10衣俊卿.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1997(6):74-85.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31
-
1王雨辰.文化价值批判与解放的乌托邦——略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J].国外社会科学,2004(5):6-14. 被引量:2
-
2胡存之.文化的辩证法及社会的文化规范[J].求是学刊,2001,28(3):27-32. 被引量:4
-
3刘宝村.论现代工具理性形成的文化渊源及其影响[J].天府新论,2005(4):102-106.
-
4周树华.异化与理性化:工业社会的两重维度——马克思异化理论在韦伯语境的阐释与充实[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204-208. 被引量:2
-
5张晓红.消费时代的童话性和互文性:解读拉什迪的《她脚下的土地》[J].当代外国文学,2008,29(2):80-86. 被引量:2
-
6汪怀君,汝绪华.论现代交往的异化[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4):43-46.
-
7龚茂富.我国大众媒介体育传播异化现象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9(10):112-115. 被引量:4
-
8李文颖,苏百义,陈阁.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与弗洛姆异化理论的差异比较[J].重庆与世界,2010,27(11):53-55.
-
9舒耘华,宫秀丽.古典小说中的物化现象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3):87-89.
-
10唐魁玉,白淑英.信息网络技术的二元多重特质及其理性基础[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8(2):40-45.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127
-
1郭艳玲,周小李(指导).数字化校园建设:伦理风险及其规避[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20(3):130-134.
-
2张娅,廖锦熙.算法背景下青年新型社交关系的情感补偿——基于小红书“找搭子”的实践解析[J].新媒体研究,2024,10(4):67-70.
-
3田重,包大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四重逻辑[J].社会科学家,2024(4):46-52.
-
4关利平,周传鹏.高校大班师生线上教学互动研究[J].吉林教育,2020(26):77-79. 被引量:2
-
5王蕾.网络流行语“搭子”初探[J].汉字文化,2024(12):23-25.
-
6贺芳,唐魁玉.民主与法制:网络化政治生活的两个维度[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48-51. 被引量:4
-
7张梅静.论现代社会中手机的使用对人的异化[J].淮海文汇,2013(1):31-32. 被引量:1
-
8李辉,欧文辉,朱成涛.网络社会中人的主体性危机的哲学反思[J].思想战线,2008,34(S3):159-163. 被引量:1
-
9张军.网络道德含义释析——兼论网络道德主体的建构[J].前沿,2004(11):144-147. 被引量:4
-
10唐魁玉.家庭信息化与生活质量[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6):740-743. 被引量:4
-
1李辉.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兼论其对消费文化的影响[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2):69-73. 被引量:3
-
2李辉.弗洛姆:异化的消费[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3(5):35-40.
-
3衣俊卿.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1997(6):74-85. 被引量:14
-
4李新宇.20世纪文化论争遗留的几个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2006(6):87-92. 被引量:2
-
5吕青,王思维.“工具理性”批判与“异化理论”的维度差异[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3,33(3):248-252. 被引量:4
-
6刘雪峰.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探析[J].黑龙江史志,2008(5):57-57. 被引量:1
-
7袁日华,孙秋云.美国青年反文化运动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5(5):86-89. 被引量:3
-
8吕佳.大众文化语境下精英文化的发展策略[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8(9):105-107.
-
9马丽娜.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启示[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4):11-13.
-
10水天中(口述),岳岩(整理).20世纪文化的鳞片与羽毛[J].收藏,2009(7):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