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72-75,共4页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同被引文献111
-
1张纯成.为自然抑或为人?——对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12):1-4. 被引量:10
-
2何炳棣.儒家宗法模式的宇宙本体论──从张载的《西铭》谈起[J].哲学研究,1998(12):64-69. 被引量:20
-
3张岱年.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2(1):3-10. 被引量:279
-
4齐涛.尧舜禹时代新论[J].山东社会科学,1991(1):72-75. 被引量:2
-
5程金造.《报任安书》“究天人之际”释[J].人文杂志,1984(1):95-98. 被引量:2
-
6吴汝煜.司马迁的儒道思想辨析[J].人文杂志,1984(3):81-87. 被引量:2
-
7王成军.司马迁史学思想新探[J].人文杂志,1996(2):107-111. 被引量:3
-
8渥法特,魏建平.老子研究在德国——德国首届国际老子研讨会开幕词[J].中国哲学史,1993(3):39-42. 被引量:1
-
9陶宏义.人类中心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9(1):59-61. 被引量:2
-
10费孝通.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J].读书,1998,0(11):4-10. 被引量:187
二级引证文献12
-
1刘耀辉.大卫·克里斯蒂安的“大历史”理论探析[J].人文杂志,2013(7):90-97. 被引量:2
-
2赵北平,王超.中国的“大历史”研究[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4(7):121-121.
-
3刘鹏飞,徐乃楠.数学史研究的“大历史观”[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6(2):54-59. 被引量:2
-
4刘艳.西方基督教基要主义运动与“大历史”的兴起[J].史学月刊,2015(9):28-39.
-
5李广.“人”回来后该怎么办?——以《佛罗伦萨的文化遗产》为例[J].历史教学(上半月),2016(8):60-63.
-
6孙岳.大历史与“超越”[J].史学集刊,2019(1):52-58. 被引量:2
-
7张红霞.“美德导向”的根源与前途:“中国学习者悖论”再考查[J].复旦教育论坛,2019,17(1):53-60. 被引量:13
-
8杨华,陈祖根.跨越、关联、互动——全球史在国内的传播及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5(4):36-44. 被引量:1
-
9葛梦佳,章乐.革命传统教育实效性提升的策略探究[J].江苏教育,2021(58):31-35. 被引量:4
-
10刘文明.中国全球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22(4):72-82.
-
1黄留珠.论司马迁的“大历史”史观[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2):65-68.
-
2汪高鑫.司马谈与《史记》[J].安徽史学,2002(2):8-12. 被引量:1
-
3姚雪梅.浅谈《论六家要指》对司马迁学术融通思想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5):87-88.
-
4孙家洲,邬文玲.1997年中国秦汉史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1998(9):2-11.
-
5陈桐生.论司马谈由道而儒的转变[J].人文杂志,1995(5):102-107. 被引量:3
-
6朱圣明.试论《史记》的人文精神[J].文学教育,2007(12):140-141.
-
7武倩.论墨家思想的要指“强本节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2):95-96.
-
8吴小锋.天人古今:司马谈的学问结构[J].南海学刊,2015,1(1):23-28.
-
9李世萼.司马迁的侠义精神[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28(2):26-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