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声训的目的和范围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声训作为一种训诂方法,在汉语词汇研究,特别是同源词研究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声训的目的究竟是解释词义,还是探寻词源?宋人“右文说”、清人“因声求义”说,是否属于声训的范围?这些问题,前辈学者多有分歧,本文通过对汉语史的考察,对声训的目的和范围作了必要的界定。
作者
严奉强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145-149,共5页
Jinan Journal(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声训
说文解字
右文说
释名
因声求义
分类号
H161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71
1
陈建初.
《释名》直陈例说[J]
.古汉语研究,2000(4):71-74.
被引量:3
2
陈亚平.
清人“因声求义”述评[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21(4):78-82.
被引量:5
3
朱惠仙.
《说文》构成声训的训释词和被训词关系的考察[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160-169.
被引量:2
4
朱惠仙.
对声训的重新认识[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37-41.
被引量:2
5
陈鹏飞.
《释名》的异名同训现象及其对“右文说”的影响[J]
.殷都学刊,1999,20(1):98-100.
被引量:3
6
朱彦.
汉语以声求义流变浅述[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5(S1):104-109.
被引量:2
7
刘兴均.
试论《释名》中的流俗词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9(S3):59-64.
被引量:1
8
陈焕良,王君霞.
论《释名》含声训字复音词[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8(2):50-61.
被引量:5
9
吴辛丑.
《释名》训释条例略说——兼谈与“声训”有关的几个问题[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79-83.
被引量:3
10
宦荣卿.
《释名》的作者及成书年代考[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7(5):78-81.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4
1
陈秀利.
20世纪90年代以来声训研究综述[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25(5):57-59.
被引量:1
2
马克冬.
语源学、词族学和广义“因声求义”说[J]
.河西学院学报,2008(1):80-82.
被引量:5
3
聂富博.
声训综论[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3(3):61-63.
4
赵奇栋.
建国以来对《释名》的研究[J]
.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20(1):84-9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孟心.
《风俗通义》声训研究[J]
.文学教育(中),2010(5):32-33.
2
朱新力.
高等学校突发事件的诱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09(6):52-53.
被引量:6
3
李合亮,刘艳.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探微[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理论)(中旬),2011(2):16-18.
被引量:15
4
李志兵.
事物名源的探求佳作——《释名》[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9):205-208.
5
苏红.
浅析因声求义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
.神州,2012(31):160-160.
6
杨萍.
如何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以企业价值观为视角[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29(2):116-117.
7
顾岱泉.
价值观培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及途径[J]
.现代企业教育,2014(10):301-302.
8
贾小玉.
《释名》研究综述[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1(3):70-73.
被引量:1
1
陈亚平.
清人“因声求义”述评[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21(4):78-82.
被引量:5
2
崔帅,王影.
“因声求义”与训诂[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12):25-26.
被引量:1
3
余淼淼,张涛.
声训概说[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8(10):63-64.
4
吴燕.
依声解字之妙——浅谈《说文解字》中的声训词[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9):322-322.
5
楚爱英.
“因声求义”源流考[J]
.青年文学家,2010,0(11X):141-142.
被引量:1
6
黎千驹.
“音近义通”原理论[J]
.保定学院学报,2009,22(5):82-86.
被引量:1
7
聂富博.
声训综论[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3(3):61-63.
8
张云.
声训辨[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19(1):17-20.
被引量:1
9
郭芹纳.
掌握训诂方法 正确考释词义(下)[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3(4):72-74.
10
吴冬媚.
“等”与“等等”的偏误分析[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5,0(8):46-47.
被引量:1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