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唐代八世纪长安音声纽
被引量:
4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对照梵文原本整理出不空的汉译梵咒材料,适当参证汉藏对音、日译汉音和现代关中方音材料,讨论唐代八世纪长安音声纽。一声纽对音情况1.唇音帮组补(帮)pu 普(滂)phu 伴(並)bhan 弥(明)mi、bi 非组废(非)Vi 发(非)pha 奉(奉) van 尾(微)vi。
作者
刘广和
出处
《语文研究》
1984年第3期45-50,共6页
Linguistic Research
关键词
梵汉对音
唐长安
全浊声母
浊塞音
鼻辅音
关中方音
唐代长安
汉字
鼻音
梵文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99
引证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199
同被引文献
399
1
聂鸿音.
十二世纪党项方音考略[J]
.中国语文,2021(2):238-253.
被引量:7
2
郑伟.
“匣入喻三”与南朝江东方言[J]
.语言学论丛,2018,0(1):32-53.
被引量:3
3
鲁国尧.
“多元”“争鸣”“创新”的音韵学 “Polaristic”,“Contentious” and“Creative” Phonology ──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11届学术讨论会暨 汉语音韵学第6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辞[J]
.古汉语研究,2000(4):2-4.
被引量:4
4
伍巍.
中古全浊声母不送气探讨[J]
.语文研究,2000(4):41-50.
被引量:9
5
孙玉文.
从古代注音材料看“等”和声调在联绵词构词中的制约作用[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4,6(3):64-68.
被引量:2
6
耿振生.
论谐声原则——兼评潘悟云教授的“形态相关”说[J]
.语言科学,2003,2(5):10-28.
被引量:9
7
崔容.
敦煌俗文学所见山西方言的韵摄分合现象[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2):141-144.
被引量:1
8
鲁国尧.
学思札记九则[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3):174-177.
被引量:3
9
朱声琦.
从异文、声训等看喉牙声转[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1):92-96.
被引量:2
10
李如龙,辛世彪.
晋南、关中的“全浊送气”与唐宋西北方音[J]
.中国语文,1999(3):197-203.
被引量:60
引证文献
43
1
趙庸.
S.388《字樣》反切對《切韻》的研究價值[J]
.唐研究,2022(1):125-137.
2
李福言.
論《玄應音義》方言異讀中異攝韻類異讀的層次與性質[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0(1):106-116.
3
吴风航.
笺注本切韵一《S2071》声母异常音切再探[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2):132-134.
4
施向东,黄海英.
俞敏先生《后汉三国梵汉对音谱》的学术贡献[J]
.南开语言学刊,2008(1):6-13.
被引量:1
5
李如龙,辛世彪.
晋南、关中的“全浊送气”与唐宋西北方音[J]
.中国语文,1999(3):197-203.
被引量:60
6
黄笑山.
汉语中古语音研究述评[J]
.古汉语研究,1999(3):15-24.
被引量:8
7
刘广和.
唐代八世纪长安音的韵系和声调[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6(3):32-39.
被引量:18
8
赵彤.
山西方言的知、照系声母[J]
.语文研究,2001(4):43-53.
被引量:12
9
李子君.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又音讹误考订[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4):99-103.
被引量:1
10
刘晓南.
朱熹诗经楚辞叶音中的闽音声母[J]
.方言,2002,24(4):299-321.
被引量:21
二级引证文献
199
1
王彩文.
忻州地方俗语所反映的方言语音特点分析[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4,40(3):28-32.
2
施向东.
《西番译语》与汉藏两语[y]音史的几个问题[J]
.语言历史论丛,2022(2):1-32.
3
王振.
明清四类“西番译语”收词比较与关系探讨——兼谈《[口英]咭唎国译语》的收词问题[J]
.语言历史论丛,2020(2):172-182.
4
宋兆祥.
《切韵》前后南北方汉语的蟹摄三四等韵——以闽语为视角进行观察和讨论[J]
.语言学论丛,2019(2):212-245.
被引量:1
5
徐燕,袁同凯.
河湟走廊上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临夏州唐汪人为例[J]
.西北民族研究,2021(3):28-43.
被引量:15
6
李建强,赵文博,郭禹彤.
不空译《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咒语校读及声母对音研究[J]
.励耘语言学刊,2023(1):114-148.
7
刘芳.
方言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价值与实现[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9):50-53.
被引量:3
8
张树铮.
从语气词看上古汉语的调类和调值[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3):197-206.
被引量:1
9
马冬梅.
析虞模与尤侯韵的拟音[J]
.汉字文化,2019,0(21):97-99.
10
劉堯.
《五百家注音辯昌黎先生文集》音注來源考辨[J]
.古籍研究,2022(1):335-343.
1
张升余,张玮屹.
梗摄字韵尾的日文对音考察[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2(5):37-43.
2
郭沈青,刘夏君.
宝鸡方音的浊母清化规则——《关中方音调查报告》的一点补正[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9(4):32-33.
被引量:2
3
张进.
《唐代长安方言考》[J]
.书品,2005(3):84-85.
4
钟耀萍.
从杜诗双声看《广韵》(《切韵》)声类及拟音[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63-68.
5
张晓晖.
德国的中国诗歌翻译与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116-118.
被引量:1
6
王彩琴.
试论《方言》用字中的方音标音材料[J]
.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7(4):92-96.
7
刘乃叔.
也说“pū出”之“pū”[J]
.语文建设,2000(2):41-41.
8
龙回首.
《ПАПА БРОСИЛ ПИТЬ ТОЛЬКО ПОСЛЕ МОЕГО РОЖДЕНИЯ》 Мария Шукшина:《Однажды отец чуть не убил маму》[J]
.俄语学习,2005(4):8-12.
9
宋兆祥.
《切韵》时代前后汉语方言的蟹摄二等重韵——以闽语为视角进行的观察[J]
.语言研究,2016,36(4):68-81.
被引量:3
10
储泰松.
唐五代关中文人的用韵特征[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3):354-360.
被引量:10
语文研究
198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